- ·上一篇文章:顺应文化发展规律,把握文化生存之道(顺应文化规律)
- ·下一篇文章:麻醉学历年试题及答案(麻醉学历年试题答案)
漫谈茶文化(“茶文化”)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阅读本文对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能力培养和申论热点把握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
【背景链接】
近年来风头很足的所谓大师手工制作武夷山岩茶,动辄每斤售价高达上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2018年7月15日,福建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坚决扼制“天价茶”的六项措施,包括严格“特级制茶工艺师”评选评定,对“没有参与茶叶加工就随意签名”的,坚决取缔特级制茶工艺师荣誉称号。
【综合分析】
饮茶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与肯定,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这也证明,进可居庙堂、退可处江湖,茶文化应当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需求。一个行业要想长久发展,终究还是要工于匠心,用品质赢得市场的认可。
饮茶文化广受民众喜爱,也带来了制茶产业的繁荣,这本是文化与经济的正常互动,无须求全责备。然而,徒有其名的“天价茶”,让茶文化异化成少数人附庸风雅的炫富工具,也让茶叶经济中虚假营销遍布,茶叶本身的养生和文化价值,也在无形间受到严重贬损。
泛滥的“制茶大师”,也是茶叶经济虚火过旺的表征。实际上,有的大师仅仅负责监制,有的纯粹只是大师签了一个名,茶叶的价格立刻翻几倍甚至十倍以上。大师称号应当是行业自发给予匠人的尊敬和认可。如果大师成了一种随意颁发的头衔,被人为附加各种利益,称号就难免变味。一些“大师”醉心于成名后的利益,对茶文化一知半解,甚至连最基本的爱岗敬业都做不到,让人不得不追问,这样的“大师”称号又有何用?
大师,是公众表达对工匠精神的敬意,而个别牟利之徒只会从中嗅到商机。在某些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的助推下,大师的称号变得庸俗化。久而久之,大师的公信力也在丧失。现实中,那些一心利用大师名号招摇撞骗的人,只能坏了大师的名头,伤害整个茶行业。
【参考对策】
一方面,针对天价茶泛滥的现象,应严格制茶大师评定。对没有参与茶叶加工就随意签名的,坚决取缔特级制茶工艺师荣誉称号。
另一方面,茶商也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天价茶,用制茶大师的头衔忽悠人,违背了茶文化的传统。靠天价固然能够赢得一时暴利,但一个行业要想长久发展,终究还是要工于匠心,用品质赢得市场的认可。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文学类知识)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实,该类题型考查知识点仅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不是特别深入,所以破解此类题目应以积累为本。接下来,中公教育为考生们准备了文学常识中的一些“四”来扩充大家的储备。大家最为熟悉的应是“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
第2篇 拆穿了他的谎言(拆穿别人谎言的套路) 作者:admin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道路,最终出头的肯定不是硬学的而是会学的。作为考验智商的终极题目——逻辑判断题,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学霸的脑细胞,伤害了多少学渣的小心脏。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真是让多少痴心儿女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找二绕三回头”的方法,出题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推出了更多更难
第3篇 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admin
申论范文: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将教育的重性阐述的淋漓尽致。教育肩负着培训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
第4篇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多(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方案) 作者:admin
【导读】【热点梗概】9月20日,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温州市已起草研究《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共11个小区列入新一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试点。
第5篇 四川公务员招多少人(2021四川公务员岗位热度及报名人数查询) 作者:admin
(记者周前进)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人事厅考试中心获悉,目前广元、泸州、眉山、自贡、巴中、资阳、内江等7市陆续公布了公务员招考计划,7市将招录596人,其中,广元、自贡和内江招考公务员今起报名。两种职位招录对象不同这7市的招考职位分为普通职位和特殊职位。普通职位主要面向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