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铁路积分可以兑换什么礼品(铁路积分使用规则)
- ·下一篇文章:申论提出对策题万能句(申论中对策)
红楼梦 四大名著(四大名著红楼梦讲的是什么)
行测考试中,经常考到关于文学典故的题目,四大名著更是常常出现。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红楼梦》中那些不得不知的文学考点。
1.《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大旨谈情,实录其事”,“真事隐去,假语村言”,描述了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2.《红楼梦》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补天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经过此地,施法使其有了灵性,携带下凡。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写下来传世。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3.《红楼梦》开篇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4.《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还泪之说”。
5.《红楼梦》中有两条主线,分别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和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6.《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分别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7.《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0.《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分别是李纨和林黛玉。
11.《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12.《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13.《红楼梦》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指的是林黛玉。
14.《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说的是史湘云。
15.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16.《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和晴雯。
17.《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8.《红楼梦》中,“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是晴雯。
19.《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晴雯。
20.《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
21.《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22.《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贾元春和贾探春。
23.《红楼梦》“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贾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贾探春,出家为尼的是贾惜春。
24.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
25.《红楼梦》第66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冷二郎是柳湘莲。
26.《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27.四大家族分别是:贾家(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史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王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薛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28.名家评价:
①近代文学家王国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此《红楼梦》之所以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
②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离痛惜之意。
③近代诗人黄遵宪:《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
④现代文学家鲁迅: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⑤现代理论家毛泽东:不读《红楼梦》,就不了解封建社会。
⑥现代红学家俞平伯:《红楼梦》作者第一本领,是善写人情。
⑦现代红学家周汝昌:《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
【例题】曹雪芹的《红楼梦》三回:“粉面含春威不漏,丹唇未启笑先闻”。刻画的人物是( )。
A. 王熙凤
B. 林黛玉
C. 薛宝钗
D. 史湘云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文学常识题目。“粉面含春威不漏,丹唇未启笑先闻”字面意思是指:面容娇美动人,泼辣之色不露于相貌,红唇美艳还没有开启,就先听到了她的笑声。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刻画的人物是王熙凤,表现的是她泼辣的性格特点和美丽的外表。因此,选择A选项。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文学常识积累(文学类知识) 作者:admin
行测常识判断考查题量大、范围广,是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实,该类题型考查知识点仅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不是特别深入,所以破解此类题目应以积累为本。接下来,中公教育为考生们准备了文学常识中的一些“四”来扩充大家的储备。大家最为熟悉的应是“四大名著”,全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包
第2篇 拆穿了他的谎言(拆穿别人谎言的套路) 作者:admin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公务员备考道路就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道路,最终出头的肯定不是硬学的而是会学的。作为考验智商的终极题目——逻辑判断题,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学霸的脑细胞,伤害了多少学渣的小心脏。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真是让多少痴心儿女真真假假分不清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找二绕三回头”的方法,出题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又推出了更多更难
第3篇 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作者:admin
申论范文: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也将教育的重性阐述的淋漓尽致。教育肩负着培训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孔子、柏拉图等东西方仁人志士追求千百年的奋
第4篇 老旧小区改造难题多(老旧小区改造解决方案) 作者:admin
【导读】【热点梗概】9月20日,温州市政协十一届三十七次主席会议召开,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专题协商。记者从会议上获悉,目前,温州市已起草研究《温州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共11个小区列入新一轮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试点。
第5篇 四川公务员招多少人(2021四川公务员岗位热度及报名人数查询) 作者:admin
(记者周前进)记者昨日从四川省人事厅考试中心获悉,目前广元、泸州、眉山、自贡、巴中、资阳、内江等7市陆续公布了公务员招考计划,7市将招录596人,其中,广元、自贡和内江招考公务员今起报名。两种职位招录对象不同这7市的招考职位分为普通职位和特殊职位。普通职位主要面向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