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书法鉴赏(祭侄文稿的书法价值)
【导读】
近期《祭侄文稿》的新闻频频出镜,原因在收藏于台湾故宫的《祭侄文稿》借给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这引起了不少网友讨论。博物馆之间借展本是展览界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键盘侠”和“吃瓜群众”的起哄中,让人们再次对这个作品提起兴趣。当然,本文也以此为各位盘点以下有关的一些考点。
从《祭侄文稿》说起,作者是颜真卿,该作品被称作为“天下第二行书”,“天下第一行书“是指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三行书”是指苏轼的《寒食帖》。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得张旭(与怀素和尚并称“草圣”)教诲,苦练书法,笔力强劲,与柳公权合称“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元朝)四人并称“楷书四大家”。说到楷书,考试中也得知道,楷书在魏晋南北朝到唐代特别流行,其演变来自于隶书。而隶书的产生也是中国文字历史上的一次大革命,通俗的来说,我们可以通过隶书基本看懂古代文字。
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秦以前战国其他国家为大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介于草书和行书)等阶段。草书和楷书主要是字体等不同,从文字等本质来说,结构是相同的。甲骨文,相传是商朝武丁时期造字所成,当然其源头是来自于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的符号。但复习时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不是文字的雏形。因此,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关于金文,在教科书中记载较少,主要是青铜时代,刻在铜器上的铭文。这里一个考点需要我们记住的是“毛公鼎是刻有金文最多的铜器”。文字发展到唐朝,可以说很成熟了。除了上文我们所提到的人物之外,到北宋末期,宋徽宗(赵佶)所作瘦金体也是文字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例题:以下关于中国书法相关的常识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 西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
B. 唐朝书法家张旭和怀素合称为“草圣”
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小篆”
D. 《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
【答案】:A。 解析: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儿子王献之被成为“小圣”,A选项中的“西晋”朝代说法错误。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做题思维(行测的思维)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中,有一部分的题目始终都是大多数考生的噩梦,那就是数量关系。此部分的内容难度大,耗时久,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灵活性高,所以很多考生会选择放弃该部分,但是,放弃的后果就是导致整个行测的分数偏低,或者无法拉开整体的笔试分数。那到底如何才能够拿到这一部分的分数呢?其实,对于数量关系的部分,解题的关键在于思维,而大部分考生做题最关心的往往是自己做得对不对,而不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所以
第2篇 治污的关键(治污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2015年11月份全国74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公布了,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全位于东北华北。有网友调侃说“看到沈阳垫底,我们市长舒了口气”,原因是某市空气质量前几个月排位垫底,于是市长发了狠话,发誓下月起必须摆脱差评。深度解析[权威论述]领导干部不能说起来放狠话,做起实事挂空挡。——习近平[
第3篇 政府信息网络化的问题(网络政府信息的特点) 作者:admin
【申论材料】以网络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政府管理也提出了挑战。自从美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以来,这一战略性的决策对于保持美国经济在21世纪的继续繁荣和稳定,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建设中国的信息网络的规划,提出首先建立“三金
第4篇 胃液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胃液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 作者:admin
对于生理学中的消化液这个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接下来就有卫生人才网针对胃液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帮助考生进行复习。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题:1.【单选题】下列对胃液说法错误的是:A.壁细胞分泌盐酸B.内因子有壁细胞分泌C.胃蛋白酶原
第5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评分表(安徽公务员面试是结构化还是无领导) 作者:admin
一、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是指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跟分析相对)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A.时政类—社会现象例:近日出现了“地沟油不会重新流入餐桌”、“北大校长说: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等一系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