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6年5月7日江苏省公务员面试真题(2016年江苏省考面试真题答案)
- ·下一篇文章:2020雪乡宰客(雪乡宰客事件政府整治)
党政机关面试内容及答案(党政机关面试问题大全及答案大全)
2019国家公务员面试即将到来,在国考中,党政机关的岗位对考生的吸引力很大,为了让参加2019国家公务员面试的考生们顺利备考不走弯路,入围面试的考生要着手进行面试备考工作,公考资讯网在此为考生总结党政机关面试的考情及特点,为考生们提供备考帮助。
一、基本考情
1.面试形式:结构化、无领导、半结构化均有涉及。结构化每天两套题,每套五道题目。
2.面试时间:结构化共20-25分钟不等,大多数部门剩余5分钟提醒。无领导总时间为70-80分钟左右,一般自由讨论的时间是50分钟。有的部门是场内总时间70分钟,时间由考生自行把握。
3.考查方式:结构化采用听题形式。微材料或漫画会单独放题本;大材料题一般为“一拖五”形式,场外看材料,场内答题。无领导采取看题的方式。
4.专业性:多数部门需备考司局级谈话、追问,公文处理与写作、性格测试以及外语等专业考试。
二、近三年新变化
1.考查要素较为集中。在近三年中央党政机关面试真题中考查要素基本都以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人际关系的意识与技巧为主。言语理解与表达以及服务意识与技巧的测查具有不稳定性。统考题目中,对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的考查很少。
2.考试形式灵活多变。提问方式比较灵活,打破常规问法,提问更加有针对性。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新出现了反驳题,对于考生来说难度加大。
三、专业性特点
1.多数部门需备考司局级谈话、追问,公文处理与写作、性格测试以及外语等专业考试。
2.中央党政机关的统考面试题未曾涉及到专业的情境(角度),个别自主命题的部门有一定的专业性。
四、体现专业性特点的真题
【例题1】
1.某市打算推行24小时地铁运营,给出了以下三个理由:
理由1:晚间的加班、聚会等活动依然会导致较大的人流量。如果地铁24小时运营,能够方便群众夜间出行,满足群众需求。
理由2:地铁24小时运营模式能够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理由3:与出租车和公交车相比,群众深夜出行时乘坐地铁更安全。
请你对这三个理由进行反驳。
【例题2】
某单位准备举办年度表彰大会。这是同事小李和小陈有关此次大会的微信对话,如果领导让你和他们二人共同组织此次大会,你认为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参加完2019年国考笔试的考生可以适当进行放松,但切莫大意。保存好自己的准考证,密切关注成绩查询信息。公考资讯网建议考生们根据估分情况,提前做好面试准备。可借助APP辅助复习。公考资讯网预祝考生们取得良好的成绩,早日上岸!
相关文章:
第1篇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的管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作者:admin
2013年2月28日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面试真题作为一名出入境边检人员,领导让你负责开通一个网站与市民做交流活动,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开通边检交流网站,不仅可以为民众答疑解惑,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边检知识的宣传,保证民众在日后的边检通关中能够
第2篇 建立容错机制的意义(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公务员考核的意义) 作者:admin
【背景材料】今年4月以来,涉及65平方公里、94个自然村、3万多人的广州增城挂绿湖水利工程拆迁工作进展非常迅速。而部分拆迁户反映,政府用亲情逼迁,他们最终签了拆迁协议。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增城市政府多个文件要求有关公职人员参与征拆工作。对于部分公职人员表现不积极,感到很大压力。不独广州增城,“亲情逼迁”在其他一些城市也出现过。此种拆迁行为的特点是,举凡拆迁对象的七大姑、八大姨,均有义务帮
第3篇 理清假言命题关键词是什么(理清假言命题关键词有哪些)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备考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假言命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颇受考官青睐,根据掌握的历年真题来看几乎常常有假言命题的身影出现,所以说假言命题是大家备考事业单位考试时一定要掌握的重要考
第4篇 体育项目招商引资(体育招商引资建议) 作者:admin
【导读】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面试热点知识《体育产业招商引资签约,六大项目成投资热点》。【热点梗概】近年来,杭州市积极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加大体育产业培育力度,体育产业门类逐渐增多。杭州市体育产业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持续四年,共签订有行业代表性的22家企业累计投资额突破110亿人民
第5篇 2016年7月时事政治(2016年8月7日,王某为购物消费便利,到甲支付机构) 作者:admin
时事评论背景: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不久前,国家成立了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凸显了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进一步重视,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创新带来积极影响。时事评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