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1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 ·下一篇文章:行测植树问题公式(植树问题公务员考试)
行测判断真假(行测怎么一眼就看出答案)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逻辑判断部分必然性推理的真假话问题一直是考查的热点,虽然同是真假话,但所涉及的知识点却是不同的。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详述。
一般情况下在直言命题和假言命题部分可以通过矛盾法和反对法来解题,在朴素逻辑中,可以用假设法、代入排除法等等,但是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每个人说的话有一半为真,一半为假。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带入排除法验证选项是否符合题干描述,从而确定正确答案,只是这种方法要把选项一一带入,比较耗时,因此我们可以用寻找突破口的方法,辅以假设法快速解题。
同时,还有一类题型跟真假话问题的题干很相似,但突破口却完全不同,我们通过下面这两道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1】三人在一起猜测晚会节目的顺序。甲说:“一班第一个出场,二班第三个出场。”乙说:“三班第一个出场,四班第四个出场。”丙说:“四班第二个出场,一班第三个出场。”结果公布后,发现他们的预测都只对了一半。
由以上可以推出,节目的正确出场顺序是:
A.四班第一,三班第二,一班第三,二班第四
B.二班第一,一班第二,三班第三,四班第四
C.三班第一,四班第二,二班第三,一班第四
D.一班第一,二班第二,四班第三,三班第四
【中公解析】答案:C。题干中说他们的猜测都只对了一半,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一班和四班各出现了两次,并且丙说一班第三个出场,包含了甲说的两句话的信息,一班第一和二班第三,如果一班第三为真,那么一班就不可能第一,二班也不可能第三,甲的两句话都为假,与题干矛盾。因此,一班第三为假,丙说的另一句四班第二为真。那么可以推知乙说的四班第四为假,另一句三班第一为真。甲说的一班第一为假,二班第三为真。故正确答案为C。
【例2】某校举行作文比赛,甲、乙、丙、丁、戍五位同学得了前五名,发奖前,老师让他们猜一猜各人的名次排列情况。甲说:乙第三名,丙第五名;乙说:戍第四名,丁第五名;丙说:甲第一名,戍第四名;丁说:丙第一名,乙第二名;戍说:甲第三名,丁第四名;老师说: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A.甲是第二名
B.乙是第三名
C.丙是第一名
D.丁是第一名
【中公解析】答案:C。根据题干,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那么题干中,第二名只有乙,则乙是第二名;那么乙就不是第三名,则甲是第三名,则甲就不是第一名,丙是第一名,由此即可依次推理得出正确答案为C。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此类题目抓住其中的一个突破口,利用假设法展开推理是一种常用的手段,根据题干条件区分这两类易混淆的题目,是同学们在考场中迅速判断,对症下药的关键。
相关文章:
第1篇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的管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作者:admin
2013年2月28日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面试真题作为一名出入境边检人员,领导让你负责开通一个网站与市民做交流活动,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开通边检交流网站,不仅可以为民众答疑解惑,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边检知识的宣传,保证民众在日后的边检通关中能够
第2篇 建立容错机制的意义(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公务员考核的意义) 作者:admin
【背景材料】今年4月以来,涉及65平方公里、94个自然村、3万多人的广州增城挂绿湖水利工程拆迁工作进展非常迅速。而部分拆迁户反映,政府用亲情逼迁,他们最终签了拆迁协议。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增城市政府多个文件要求有关公职人员参与征拆工作。对于部分公职人员表现不积极,感到很大压力。不独广州增城,“亲情逼迁”在其他一些城市也出现过。此种拆迁行为的特点是,举凡拆迁对象的七大姑、八大姨,均有义务帮
第3篇 理清假言命题关键词是什么(理清假言命题关键词有哪些)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备考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假言命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颇受考官青睐,根据掌握的历年真题来看几乎常常有假言命题的身影出现,所以说假言命题是大家备考事业单位考试时一定要掌握的重要考
第4篇 体育项目招商引资(体育招商引资建议) 作者:admin
【导读】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面试热点知识《体育产业招商引资签约,六大项目成投资热点》。【热点梗概】近年来,杭州市积极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加大体育产业培育力度,体育产业门类逐渐增多。杭州市体育产业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持续四年,共签订有行业代表性的22家企业累计投资额突破110亿人民
第5篇 2016年7月时事政治(2016年8月7日,王某为购物消费便利,到甲支付机构) 作者:admin
时事评论背景: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不久前,国家成立了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凸显了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进一步重视,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创新带来积极影响。时事评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