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法理学中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理学中法的渊源名词解释)
- ·下一篇文章:穷人结婚的意义是什么(穷人结婚图片)
有前冇后(有前前后后这个词吗)
大家都知道行测必然性推理是个拿分项,那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必然性推理的假言命题。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在学习联结词的时候会记忆“前推后”“后推前”,而我们学习假言命题的逆否命题时,又会说“肯前必肯后,否后比否前”。有的同学就迷惑了,这“前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别着急,接下来中公教育就说一说拥有“前后”的假言命题,我们怎么“办它”。
一、联结词的“前后”
我们在记忆联结词的时候,像“如果P,那么Q”、“只要P,就Q”等这一类我们会记成“前推后”,而像“只有P,才Q”“除非P,否则不Q”等我们会记成“后推前”。比如说我们遇到“如果疫情过去,那么我想去踏青”这样的一句话,大家能够迅速反应“前推后”,即“疫情过去=>去踏青”。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前后”指的是内容叙述位置的前后。
二、逆否命题的“前后”
逆否命题其实就是假言命题的等价命题,即“P=>Q”就等价于“非Q=>非P”。我们观察两个公式发现“Q”的位置本来在推出关系的后面,结果被否定掉就跑到了推出关系的前面,而“P”恰恰相反,本来在前面,结果被否定掉就到了推出关系的后面,所以我们会说“否后比否前”。那么这里的“前后”指代的是在推出关系中的“前后”,也就是说“前”代表“充分条件”,“后”代表“必要条件”。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联结词的“前后”是指内容叙述,而逆否命题的“前后”是指推出关系。我们可以做一道题体会一下。
例:“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下列选项不能准确表达上述含义的是:
A.除非发现问题,否则不能解决问题
B.只要发现问题,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C.如果解决问题,说明已经发现了问题
D.如果不发现问题,那么不能解决问题
【答案】:B。我们首先通过关联词的前后,判断题干和选项的推出关系。题干:解决问题=>发现问题。A:解决问题=>发现问题,B:发现问题=>解决问题,C:解决问题=>发现问题,D:不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第二步需要通过逆否命题的前后判断正确与否,AC都是“肯前必肯后”,D项是“否后比否前”,只有B项是不正确的。
同学们,你们理清楚“前后”了吗?最后,中公教育希望大家快速掌握此类题型,为公考助力!
相关文章:
第1篇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的管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 作者:admin
2013年2月28日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面试真题作为一名出入境边检人员,领导让你负责开通一个网站与市民做交流活动,你会怎么做?【参考答案】开通边检交流网站,不仅可以为民众答疑解惑,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边检知识的宣传,保证民众在日后的边检通关中能够
第2篇 建立容错机制的意义(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公务员考核的意义) 作者:admin
【背景材料】今年4月以来,涉及65平方公里、94个自然村、3万多人的广州增城挂绿湖水利工程拆迁工作进展非常迅速。而部分拆迁户反映,政府用亲情逼迁,他们最终签了拆迁协议。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增城市政府多个文件要求有关公职人员参与征拆工作。对于部分公职人员表现不积极,感到很大压力。不独广州增城,“亲情逼迁”在其他一些城市也出现过。此种拆迁行为的特点是,举凡拆迁对象的七大姑、八大姨,均有义务帮
第3篇 理清假言命题关键词是什么(理清假言命题关键词有哪些)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备考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假言命题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颇受考官青睐,根据掌握的历年真题来看几乎常常有假言命题的身影出现,所以说假言命题是大家备考事业单位考试时一定要掌握的重要考
第4篇 体育项目招商引资(体育招商引资建议) 作者:admin
【导读】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面试热点知识《体育产业招商引资签约,六大项目成投资热点》。【热点梗概】近年来,杭州市积极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加大体育产业培育力度,体育产业门类逐渐增多。杭州市体育产业招商引资签约仪式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持续四年,共签订有行业代表性的22家企业累计投资额突破110亿人民
第5篇 2016年7月时事政治(2016年8月7日,王某为购物消费便利,到甲支付机构) 作者:admin
时事评论背景: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不久前,国家成立了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凸显了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进一步重视,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创新带来积极影响。时事评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