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新农村建设是否继续(新农村建设能不能实现)
- ·下一篇文章:2020反家暴法(2021反家暴)
政府工作报告对申论的作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读后感)
2019年全国两会已经闭幕,其中最值得所有申论教育者和考生关注的,毫无疑问,正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考生关心的是,从这个报告中能不能找出未来考试的题目和答案;教育者关心的是,从这个报告中能否找出一些对教研教学有用的信息。换言之,如果申论考试是道“1+1=2”的算式,考生更看重现成的“1+1=”和“2”,教育者则更看重作为基本元素和逻辑起点的“1”。近两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看似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解读,但主要的路径选择实际只有两种:一种是“六经注我”,即用报告中的内容当作论据来证明自己的某种看法;另一种是“我注六经”,即从自己的某种看法出发来对报告中的内容进行解说。在这里,我将采取前一种路径,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内容来论述申论中会考察到的一个常被忽视的公务员核心思维:问题思维。不论申论考试的主题、题目如何变换,也不论通过语词故意设置了多少障碍,考生若能真正将这个思维内化于心、外行于笔,便可能更容易在考场上“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马克思在《集权问题本身以及有关1842年5月17日星期二<莱茵报>第137号附刊》一文中说道:“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当我们面对各种负面情况时,不应只是把它们当作某种历史的结果,去“报以哀鸣或者慨叹”,而是要从中看出“更正和解决的方向”,看出“现在所蕴含的未来的可能”。由此观之,能够从已知困难中找出症结,甚至从已知成绩中找到隐疾,以解决那些症结和隐疾作为自己用心、用智、用力奋战的目标,并自觉付诸实践,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思维。问题思维以思想上的问题意识与工作中的问题导向为主要表现方式,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基层公务员的要求,更是对每年上百万有志于公考的学生的要求。从政府工作报告的整体框架来看,长期以来都是采取“回顾(成绩与困难)——目标(要求与取向)——任务(或建议)”的稳定结构,这也是问题思维的直接体现。
过去一年,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更是来之不易的。负重前行已是常态,但是如果不知道“重”从何来,不清楚“重”如何去,那前路必然更加艰险。成绩是可以拿来当论据的,比如看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也必须知道其实之前五年,我们的年平均增长率是7.1%。此时成绩就包含了隐忧,也更加凸显了前进之难。再如看到“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嫦娥四号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如果只是自豪甚至沾沾自喜,而没有去想为何通篇下来“传统产业”的好例子根本无处寻觅,便难以体会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实步履艰难、任重道远,要知道“加快”远不如“蓬勃”给力。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各种词语用法的背后都有着能言或难言的“真实问题”,发现并深入分析这些“真实问题”,往往才会与政府关注的焦点相契合,举例如下:
报告中的表述 | 统一特征 | 真实问题 |
加大“破、立、降”力度。 | 与报告中的其他表述相比,缺少结果性表述,表明整体上仍在进行或正面效果目前尚不显著。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破、立、降[1]”在一定程度上和限定时期内事实上与GDP的增长存在矛盾,下行的压力和地方的阻力不可忽视,因而难度仍非常巨大,任务也异常艰巨。 |
出台促进居民消费政策。 | 目前社会上关于“消费降级”和“消费升级”的讨论非常多,消费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下降,其背后既有供给侧的问题也有需求侧的问题。 | |
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绩是可见的,但是雾霾、垃圾围城等污染问题仍被老百姓深切地体验到,这不是短期内可以真正打赢的战争。 | |
制定支持双创深入发展的政策措施。 | 创业和创新确实是稳增长、添动能的重要内容,但是创业创新方面的问题也极多,并且与整个经济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 | |
针对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帮助解忧纾困。 | 民营企业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也是双创的希望所在,但是长期以来面临着多重枷锁的困缚,归根结蒂是法规政策等的支持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税负缴费、证照准入等方面尤为突出。 |
对于这些“真实问题”,中央政府本身也是心知肚明,比如在最后的“困难与不足的总结阶段”,李克强总理就指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这就与之前“成绩回顾”的部分相呼应,而在之后的“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和“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也都可清晰的看到之前所提出或“暗示”的问题,恰恰是一切的起点。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