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简政放权提出(简政放权的关键之举)
- ·下一篇文章:数学题日期计算星期几(星期日期问题公式)
公共基础知识600题(公共基础知识6000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D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时()。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坚持两点论,全面地认识问题
C.坚持重点论D.既全面又有重点地认识问题
正确答案是:A
3.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是相对的
D.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是人本能的反映
正确答案是:B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正确答案是:D
5.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B.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
C.上帝创造世界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正确答案是:A
6.“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正确答案是:B
7.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A.概念、判断、推理
B.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C.客体、主体、客体D.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正确答案是:D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会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
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
正确答案是:A
9.在认识中坚持反映论的原则()。
A.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B.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正确答案是:A
10.享乐主义是()。
A.现代社会高消费的价值观B.剥削阶级腐朽、颓废的价值观
C.把生命置于首要地位的价值观D.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正确答案是:B
[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