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押题专家王永胜 山西公务员考试考前3天冲刺班内部申论预测题放出
- ·下一篇文章:华图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前3天保过班 申论预测题放出
永远的申论热点 能源节约材料完全解析
13日,湖北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审计结果,包括省建设厅、交通厅在内的20 个省直机关办公楼,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电量为80度,是普通民宅的3至4倍。按照人均耗电量来看,省商务厅办公楼最高,每人的年耗电为8833度,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残联办公楼等,每人年耗电量在2000度以内。
即便有建筑结构与配套实施等因素,行政机关与普通民宅相比,其耗电量要高一些,但不该是湖北所审计出的这种“高法”。拿该省商务厅办公楼来说,有人月耗电竟高达800多度,这的确是一个让人忧虑的惊魂数字。如果机关内部配套设置合理,遏制能源浪费软硬措施得当,那么,就不会有这么高的用电量。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从2000年到2020年,国家规划全国GDP增长四倍,而能源消耗就会增长一倍,且最近几年,能源需求还远大于规划。一方面,我国能源供应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单位GDP的能耗强度大,研究表明,中国每创造一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原因大致有:如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发电、水泥等单位能耗都比先进技术低20%—30%;节能降耗政策不配套,号召多,落实少,手段软等。特别是一些公共权力机关,行政成本增幅惊人,而制约力却一直甘拜下风。
实际上,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施行《节约能源法》,而去年6月全国人大已审议了该法修订草案,这是我国借助法律手段来推动节能目标,但我们对践行法律的措施却颇显疲沓。如何将现有的节能的法律与实施细则落实,如何彻底疏导公众与媒体监督的淤塞通道,发动公众有效而及时地举报高能耗,让阳光充分照射到节能考评工作组的每一方桌上,防止一些人“暗箱运作”,这尤显急迫。换句话说,只有让公众作为节能的考核者参与到监督队伍中去,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才会从根本上震慑高能耗、高浪费者。
能耗之所以年年递增,根源还是公仆未在心中构筑一种能源紧缺的“忧患意识”,未形成一种节能降耗的长效驱动力,“花公家款心不痛、拍自个钱锥心痛”。今天开空调穿西服正装被点名,于是穿上短袖;明天没人来管,便又将空调调至冷风袭人状态。所以,当前亟待将公仆节能作为从政行为准则,从法律上约束其能源浪费行为。
材料评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直以来我国就有着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进入新世纪的今天,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个消费引领的时代似乎在悄然来临,然而随着对我国能源资源方面基本国情的深入了解,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生产建设中,要完成相应的国家规划,能源需求总量非常庞大,然而依照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实际能源供给却不能满足,供给压力非常大;其次,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滞后的节能技术、降耗政策不配套等原因导致我国单位GDP的能耗强度很高,资源利用率低;第三社会公众缺乏忧患意识,节能降耗观念淡薄,特别是一些公共权力机关,行政成本增幅惊人,浪费严重。
上述三方面问题表明,建设节约型社会,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依然是一个不变的主题,亟待在生活工作中落实践行。
结合现实来看,首先从行政机关的角度出发,应号召建设节约型机关,在机关内部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行事作风。一方面加强机关内部管理——部门内部人员养成随手关灯,关水习惯,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将电费水费开支列入各部门年度财政预算,规定上限,超出部分由部门人员分摊。另一方面健全监督机制,让阳光充分照射到节能考评工作组的每一方桌上——审计机关定期对机关办公建筑能源进行审核,并公示审核结果;设立举报电话,民众对于机关浪费严重现象可以举报,查明属实后对负责人将进行责罚,并对处罚结果予以公示。总之,在机关内部要形成一种节能降耗的长效驱动力。
第二、企业方面,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进先进节能技术、设备,减低单位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注重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对于政府部门颁布的节能降耗政策要严格落实,确保政令通行,对于执行不力企业,相关部门对其将严厉处罚,并进行高额罚款。
第三、社会舆论方面,应通过广播电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民众心中构筑一种能源紧缺的“忧患意识”,在公共场所的水龙头、电源开关处设置小贴士,提醒民众节约是一种美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第四、法制建设方面,重在落实。培养一只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执法队伍,推动《节约能源法》的实行;对于违反节能降耗相关法律的机关、企业、团体,要依法对其进行处置,决不手软,不能让节约能源法变成一纸空文。
总之,建设节约型社会不可一蹴而就,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通过科学的管理,严格的政策法律落实,在全社会培养一种忧患意识,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一定能突破瓶颈,发展的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