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申论热点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阅读(二)

    作者:毛何羡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05:43:12

    (一)政府采购如何学会精打细算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政府采购法颁布10年来,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3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10倍,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人民日报》7月9日)

      以前政府采购只局限于办公用品,现在则扩展到工程、服务等产品;公共服务所需要的产品,如今都尽量纳入了政府采购程序中,这是为了保证财政规范。采购规模增长的同时又做到了节约,据专家分析,是因为采购预算没有用完,预算减去实际花费,历年相加,就得出节约财政资金6600多亿元的结论。

      首先说说采购规模,其增长的确是必然趋势,因为公共服务的规模在扩大。受访专家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采购的管理范围仍然较窄,规模较小。欧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范围非常宽泛,采购规模一般占GDP的15%至20%。”事实上,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购买私营部门的服务,并用于服务公共事业。譬如美国的福利事业,基本上是政府以财政为杠杆,利用“外包”形式让社会公益组织着手进行,这个过程自然也属于“政府采购”。通过政府采购实现公共服务的“外包”,市场效率就得以引进,政府权限也不至于扩张。如果说政府采购规模扩张有客观原因,那么同时也要看这样的扩张是否带来服务效率的递增,舍此而谈节约,就不可取了。

      再说说采购金额与采购预算的差额。回顾既往新闻,一些省市的超标采购、突击采购,莫不是在预算的框架内进行的。政府采购虽然有预算约束,但预算的编制仍然有缺陷。譬如突击采购,就是惧怕来年预算缩减,通过突击采购,好把当期预算用完。如果预算本身做不到节约,政府采购的节约根本无从谈起。粗糙的预算下,政府怎么会精打细算地去采购?

      政府采购要做到节约,就得让政府习惯精打细算,要让政府在给定的预算下,买来更多、更好的产品。人们常说预算卡死,就不怕政府不节约,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如果政府不希望创造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即便预算卡死,它也学不会精打细算,至多只是多买点办公用品,少买点服务产品。
    (二)那上千吨伪劣啤酒如何流出

      近日,吉林省四平市捣毁了一个制售伪劣啤酒的窝点。为延长保质期、提升口感,涉事企业竟在啤酒中加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业甲醛和工业盐酸,产出的上千吨啤酒已经销往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地。(《人民日报》7月10日)

      这个名为吉林双辽鑫鑫饮品厂的非法企业,不仅敢于公然假冒青岛啤酒和雪花啤酒之类的商标,还在啤酒中加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业甲醛和工业盐酸,这种骇人听闻的做法,当属莫此为甚了。

      食品造假、下毒,已经令公众“谈食色变”了。但是,总得有办法来疗救才是。近年来,从法制普及和严厉打击等层面,有关方面也是想了一些办法的。但是,为什么如此重压之下,吉林双辽鑫鑫饮品厂还会“顶风作案”?

      据双辽市质监局稽查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23日的例行日常检查中,就已发现鑫鑫饮品厂的原材料库堆放有大量青岛啤酒和雪花啤酒的周转瓶;成品库堆放的小麦王啤酒、纯爽啤酒和冰纯啤酒,用的都是青岛啤酒和雪花啤酒的酒瓶。其中,纯爽啤酒的标签最下面有一行小字:“特别提醒:容器文字或图案与产品无关”。面对为何要标注这行小字的追问,厂里的工作人员支支吾吾,并未作出正面解释。这些疑点,都曾引起执法人员注意。

      不过,疑点归疑点,检查的走马观花与造假下毒的游击战术仍在“同台竞技”。双辽市质监局今年4月又两次对鑫鑫饮品厂进行检查,均未发现违禁品。据说,这两次检查中,执法人员都遭遇了企业方面的太极推挡。比如,工厂工作人员都以“仓库保管员不在”、“车间打不开”等为由,逃过数劫。

      一些制售有毒食品、饮品的商家,为什么敢顶风下毒手?不用谈法制公平、道德底线之类的大道理了,我认为执法部门首先在履职尽责方面,就要接受拷问。比如在一些执法检查中,被检查对象随便扯几句谎,就可以躲过执法检查;如果人家再用上一些贿赂之类的手段,是不是还可能出现助纣为虐之类的行为呢?法条毕竟要靠人去执行,如果执法者既缺少发现的眼力,又缺少碰硬的勇气,那再多的执法检查都很难吓唬住造假下毒者。这也是为什么有毒食品、饮品总是更多地由媒体来发现和揭露,而不是来自执法部门的主动出击的缘故。

      食品、饮品造假者为什么敢屡屡顶风下毒手,恐怕首先还是要从执法部门的推诿、马虎、眼花、手软之类症状上找原因吧。
    (三)74元养老金能保障什么样的晚景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前发布《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报告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到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34.6%,月均养老金74元。相关人士表示,我国老年人的保障和收入水平还比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弱,特别是一些农村老人,已经成为国家扶贫政策照顾的主要群体之一。(《新京报》7月11日)

      这段时间以来,退休、养老、保障成了媒体热词,因为事关生计,很多人都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不过,当大家都在热热闹闹地讨论养老院养老、推迟退休等与“城市”有关的话题时,全国老龄委的这份报告不免让人生出些许寒意。对于那些生活艰难的农村老人而言,月均74元的养老金、34.6%的覆盖率,这样的保障究竟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晚景?

      每月74元,均摊到每一天,这个数字不足2.5元。而且,覆盖率也未免太低了,只有3成左右。大部分的农村老人甚至连这样一点微薄的收入也可能拿不到。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农村老人已成国家扶贫政策照顾的主要群体之一”,仍是一个十分遥远的愿景,政策的实际抵达,惠泽的自然流淌,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方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无差别的“老有所养”。

      其实,很多时候,公众通过各种信息渠道都可以部分感知农村老人生活的拮据乃至困顿。无论是媒体的披露,还是驴友的探访,抑或民间机构的调查,都能够大体为我们还原一个基本的状态。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状态往往成为外界猎奇的内容,而很难真正进入决策层推动农村老人实现普遍保障的层面。这样的猎奇所在多多,具体表现不一而足,比如有人赞美那些老人生活环境环保、心态平和;再如有人感叹时间在这些地方的凝固乃至静止,以此作为批评城市化的佐证;又如有人还从老人那里感悟到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等哲学层面的价值……

      很难说这些理解一点道理没有,不过,这些理解无非都是从观察者自身出发的臆断,不仅不能真实反映出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也不可能触及农村老人这个群体苦涩而无奈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在城市化提速的今天,农村老人身心所承担的,既有自身劳动能力衰竭带来的贫穷,更有子女进城后老人们的生活完全失去情趣和支持的心理困顿。一个个的农村,基本上是老年人的世界,几个留守儿童,倒成了简单生活的调剂。这样“被动”的安静和祥和,其实并非老人的真实意愿。

      因此,时下的要务,并不是简单地讴歌农村老人田园牧歌一般的乡下生活,也不是笼统地讲农村老人正在接受普遍的救助,而是应该明确,必须对农村老人实施普遍的社会保障,这是农村老人的基本权利,不应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借口,而被遮蔽、忽略。

      贫穷是一种生存状态,这种状态不应该成为一部分人审美的对象,也不应该被政策有意无意地忽略。此前有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国家的孩子;同样,每一个老人也都是国家的老人,这里边不应该区分城市的还是农村的。还有,这个等待政策阳光的时间,似乎也不应该太过漫长,原因不言自明,我们等不起。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