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阅读(三十六)
- ·下一篇文章: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阅读(三十四)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阅读(三十五)
这次先别急着“责怪”发改委
从4月1日起,长春市燃气价格开始上调。其中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由2元上调到2.8元。煤气价格由每立方米1.5元涨至2元。对于欠费的燃气用户,4月1日以后的用气量开始执行新价格,之前的用气量必须按原价格执行,而对于提前购买燃气的用户需要补差价。(4月1日 《城市晚报》)
涨了,涨了,真的涨了。很遗憾,这不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白纸黑字加盖红章,真真切切。不出意外,这个消息一出,有一个部门将成为众矢之的,那就是国家发改委。原因不必多说。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次长春燃气涨价与国家发改委前几天的表态还真的没有直接关系。据《上海证券报》媒体报道,2月25日,长春市就召开了调整民用燃气价格听证会,24位来自各界的听证人就燃气价格调整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了《长春市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顺调试行办法》。根据调整办法,长春市拟将民用天然气价格由现行的2元/立方米调整到2.8元/立方米,煤气价格由1.5元/立方米调整到2元/立方米。
也就是说,这次长春燃气涨价是一个多月前就经过听证会通过的。既然是早已敲定之事,公众为何面对此次涨价还显得如此惊愣?既然提前购买涨价后还要补差价,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排队购气,以至于逼得燃气公司不得不“限购”?答案并不深奥,因为时下很多听证会开成了“闭门会”,那些所谓的“各界听证人”是如何确定的,姓甚名谁,会上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大多数老百姓看不见、听不到,事后能及时、全面看到通报就不错了。
还有那个“提前购买燃气的用户需要补差价”的规定,如果能提前广而告之,人们还会闻涨而动,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气吗?如果真的如国家发改委说得那样,涉及到民生的水电气等每次调价都能“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民众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每次小风一吹就心跳加快、头脑发热、群起而动,忙活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国产车丢了哪些官员的面子
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一些官员看不起我们(的品牌),觉得坐我们的车掉价,没面子。”(3月27日 中国网)
王传福的话让我想起日前媒体的一篇报道,江苏高淳县某副科级官员魏某,乘坐的公车是奥迪A6L,排量3.0升,售价60多万元,严重超标。事情被曝光后,魏某解释说,自己经常到南京和外地开会办事情,“弄辆破车形象不好”。
不知道一辆豪车能提升官员的什么形象!当下,贪图享乐、盲目攀比之风已成部分官员的顽疾,不仅“坐豪车塑形象”的观念很有市场,车轮上的腐败因“面子”而起的也非个例。
近年来我国公车采购对于排气量、售价和自主品牌的选择都有了硬性要求,但由于缺乏配套监管,各地落实情况不容乐观,除了顶风追逐洋车,私自提高公车配置、采用套牌、以企业的名义购置超标车等,早已成为许多官员规避政策的手段。
公车毕竟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公车采购应首先本着“节约、实用”的原则。据专家介绍,目前自主品牌车虽然在品质上与国外品牌仍有一定差距,但已经完全具备作为政府采购对象的资格。如果官员因贪图奢华怕“掉价、丢面子”而弃购国产车,不考虑纳税人的感受和自身形象问题,其“面子”又能好在哪里去?
公车消费作为“三公”消费的大头,多年来,此领域的超标采购、数量过多等一直是老百姓眼中腐败的象征。一般来说,同等规格的汽车价格,自主品牌要比进口车低三分之一。若官员能在以后换乘国产车,这笔节省下来的开支将不可小视。而且,政府官员坐自主品牌车是一种导向,可为自主品牌树立起更好的形象。更何况,政府作为庞大的消费群体,其巨大的采购力不仅能引导产业的发展趋势,也会大大推进民族产业的发展。
公车采购首选国产品牌,这是各国政府通行的规则,在我国也是民望所归。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工信部发布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集稿)中,众多车型均为自主品牌产品;在中央政治局近期出台的“八项规定”中,对官员的住房、车辆配置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甘肃、湖南、海南等多个省份也相继出台规定:“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逐步换乘自主品牌汽车”。
我们期待,在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督、严厉问责下,这一好政策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