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3年11月30号)
- ·下一篇文章:2013《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1月21-30号)
半月谈评论(2013年11月29号)
不涨薪罚款?别当真
对于我们这些靠工资养家糊口的人来说,涨工资真是想到命里边的事儿,不仅希望年年涨,最好是月月涨、天天涨。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工薪族中一两年甚至三五年工资趴着不动的大有人在。
不涨工资也没办法啊,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另谋高就好了。不过最近的一条消息给小伙伴儿们带来了惊喜,话说河南要出台一个条例,规定老板无正当理由却始终不给员工加薪的,可处以1000至10000元的罚款。于是一时间奔走相告,“把这条规定推向全国”的呼声响彻网络。
不过喜悦的激情消退之后,理性的思量开始狠狠抽打我们容易冲动的心灵。网友们问了:啥叫“无正当理由”?什么时候是“始终”的那个“终”?好吧,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能太当真。
我想起前几天一个读者的来电,他问我:劳动合同法什么时候实施啊?我说早实施几年了。他说不会吧,他的单位还没给他买保险。我说,你们单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可以去法院起诉。他说那不能,一起诉工作就丢了,还有好多人等着进来呢。完了又问我:劳动合同法什么时候实施到我们那儿啊?我只能无语……
法律尚且如此,况一地方条例乎?
本质上,工资水平是由市场决定的。我们这些工薪族把劳动和技能卖给公司、卖给单位,然后获得报酬。供大于求,工资就涨不起来;求大于供,想不涨工资都不行。新闻报道说,最近大城市用工荒,500块一天都找不到人。行情如此,没有办法。
这不是说政府在工资问题上就可以放手不管了。那些拖欠工资的老赖不能让他们逍遥,那些不顾工人死活的工作环境必须整治,那些光拿钱不干活的大爷们需要清理,还有如三中全会要求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些阻碍劳动力市场流动和活力的三六九等的身份制都应该统统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政府把这些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够了,至于涨不涨工资,那是企业和员工的事,政府真没必要管。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