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年浙江公务员申论热点:世界读懂中国改革决心
- ·下一篇文章:2014年河南选调生申论热点:给乡村教师更多制度护佑
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群发问候是信息时代的寒暄
春晚节目单曝光,一首由冯小刚导演“命题作文”的歌曲《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在微博上引发网友们激烈讨论。春节拜年,收到群发短信,你回还是不回?冯小刚曾表示,最烦过节群发短信,走形式没意思。可不少网友却认为,人家发给你表示记得你,不回显得缺礼貌、没人情。
群发短信回不回?在春节来临之际,因为一首即将上演的歌曲,竟然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甚至有人对此颇为纠结,但在我看来,这其实大可不必。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个成年人不可能不与人打交道,一个不跟人打交道的人,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只兽。”如何维系与拓展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节日里群发的短信,也是当下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
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人们交往的半径空前拓展,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交往的对象之多也是以往任何时代无法想象与办到的。每个人的手机里、QQ中,逢年过节需要问候的人,自然也会成倍增加。于是,利用信息技术,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节日问候,也成为一种比较有效率的选择。这种方式,又在彼此影响中固化为习俗。因此,节日里问候与祝福的群发信息,成为大家手机里最常光顾的主力军,成为大众常见的选择,也有其内在的逻辑。
当然,讲求效率的背后,对应的是个性与人情味比重的大大降低。更有甚者,群发的短信后面,有的群发者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写,导致被问候对象也不知是谁发的信息。类似的情况,让许多人感到这样的问候过于“廉价”,不够真诚,于是对群发短信持怀疑与保留态度,也是情理之中。
事实上,你回与不回,群发短信都会出现在你手机里。视节日的群发短信为洪水猛兽,断然拒绝也没有必要。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得到真诚的祝福与问候,但也很难拒绝基于社交需要和信息传播技术变革基础上的问候与寒暄。只是,如果真的不喜欢、不认同这样的群发信息,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我们认可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和影响别人。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