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急救车”
- ·下一篇文章: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申论热点:融合新媒体或是纸媒出路
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申论热点:利用政府常务会举办微讲座
把微讲座纳入政府常务会的做法
微讲座用时少、内容精、容量大,要求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传播丰富深刻的思想。政府常务会是政府集体议事决策性会议,由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政府副职参加,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一般每两周举行一次。重庆市江津区政府把微讲座作为常务会的固定内容,会议结束前由主要领导开展10分钟左右的微讲座,是一项务实管用的长效型学习机制。
设计体现科学性。把微讲座引进政府常务会,让参会人员研究完具体行政事务后,能够及时学习到最新的政策、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经验。这一做法既弘扬了我们党重视理论学习这一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又符合政府常务会的议事规则,有效弥补了政府工作“重事轻理”、“重工轻学”的短板,促进议事决策与政策解读的有机结合,推动工作“务实”与学习提高“务虚”的有机统一,虚实相济,相得益彰。
选题突出针对性。微讲座政治理论专题有“中国梦”、“增强政治定力” 、“如何理解‘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等;经济社会专题有“如何理解主体功能区建设战略” 、“守住民生底线、倡导勤劳致富”等;素质提升专题有 “树立底线思维”、“增强问题意识”等;政府建设专题有“提高政策水平”、“切实转变作风”等。
讲座力求生动性。选题确定后,主讲人周密准备,多方收集资料,形成短小精悍、内涵丰富的微讲座提纲。微讲座借物说理、借事说理、借情说理,力求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通话”转换为本地科学发展的“地方话”,力求把严谨科学的“大政策”转换为晓畅明晰的“路线图”,力求用简明生动的“小故事”阐释高度概括的“大道理”,做到情理交融、微言大义,触及思想、引发共鸣。
宣传注重广泛性。微讲座将理论宣传教育与政府工作紧密结合,拓展了理论宣传教育的渠道。政府常务会召开后,通过发会议纪要、工作通报等方式,让更多机关干部学习了解,扩大微讲座的受教育面。同时,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把微讲座内容以大众化的方式传播,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媒体上宣传报道,可以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政府工作的指向,更好地理解政府的决策部署。
微讲座对提高政府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功效
利用政府常务会举办微讲座,使领导干部把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追求与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统一起来,把坚定政治路线与落实政策部署统一起来,把就实论虚与以虚率实统一起来,推动了领导干部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政府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微讲座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微讲座“增强政治定力”专题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抵御各种诱惑的“抗体”,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领导干部必须从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等方面形成系统综合的政治定力。
微讲座有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科学思维能力。微讲座“如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专题,把管理心理学中的“双因素激励理论”运用到了政府工作。以此为基础,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决定》,围绕“坚定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作出规定。微讲座“树立底线思维”专题,提出领导干部务必守住经济底线、政治底线、文化底线、社会底线、生态底线、人生底线。微讲座“土地征用的违法困境”专题,列举分析了土地征用中的常见违法案例,让大家懂得了必须把保土地红线、保发展需要和保群众权益有机统一起来的道理。
微讲座有助于培育领导干部的过硬作风。微讲座 “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工作”专题,以事喻理,让领导干部对“低调务实、少说多干,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整体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微讲座“守住民生底线、倡导勤劳致富”专题指出,改善民生要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的机制,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民生改善,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水平,在实践推进的基础上完善制度体系,在政府履职的基础上突出个人奋斗,在理性宣传的基础上凝聚正能量。
微讲座有助于凝心聚力推动科学发展。微讲座始终紧扣改革、发展、稳定主题。例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微讲座“如何理解‘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专题,使领导干部理解了“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的深刻道理。这样的微讲座不但能够有效引导领导干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而且能够有效凝聚干部群众的改革共识、形成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微讲座对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启示
利用政府常务会举办微讲座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探索,但有助于政府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政府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提供了借鉴和启迪。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政府工作事务性强、实践性强,只顾埋头拉车,就会陷入盲目和被动,甚至出现偏差。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就是要抬头看路,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做到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确保方向明、思路清、部署对、落实好,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思想境界和理性层次。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必须坚持以执政为民为宗旨。举办微讲座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不断增强政府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本领,以更好地执政为民。因为微讲座是领导干部所需,所以成为了领导干部所爱,有助于对群众用心、用情、用诚、用信,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利益上照顾群众,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必须坚持以求真务实为支撑。举办微讲座不搞形式主义,做到了“三不”:没有充分准备的专题不讲、没有实质内容的专题不讲、没有启示指导作用的专题不讲。推进政府工作,就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满意政府。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政府常务会上举办微讲座,也是政府工作的一种创新。当前,政府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日益突出。微讲座“优质高效地推进政府工作”专题提出推进政府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遵循和运用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用领导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 “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目标任务。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必须坚持以严密制度为保障。制度化是微讲座能够取得成效的根本保障。举一反三,政府工作必须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做到讲规范、讲程序、讲效率、讲责任。只有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才能打造出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