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2月11-20号)
- ·下一篇文章:2014广东省公务员申论热点:遏制村官腐败任重道远
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怎样打好交通扶贫攻坚战?
扶贫开发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最突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要致富,先修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头部队,交通运输部门在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应当大有作为。
一、从实际出发科学筹划
贫困地区绝大多数位于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尤其薄弱,既是全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短板”,也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严重制约了其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以铁路、公路、民航机场、邮政线路为骨架的综合运输网络正在形成,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对外通道不畅,高速公路断头路较多;国省干线规模偏小,技术等级偏低;农村公路水平不高,防灾抗灾能力薄弱;客货运输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亟待提高。
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决定了扶贫攻坚必须交通先行。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交通扶贫的主战场,加快构建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有利于尽快改变滞后面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其改善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增强其承接国内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破解发展困局、释放发展潜力、发挥后发优势奠定基础;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尽快改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落后面貌,交通运输部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部署,充分考虑片区的自然条件、发展能力、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确定片区交通运输发展目标,研究编制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11个片区专项规划,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的19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了共建协议,推动交通扶贫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
到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将初步形成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民航机场、邮政线路为骨架的综合运输网络,国家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以沥青、水泥路为主)、通班车,基本建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城乡客货运输服务效率明显改善,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二、完善网络提升能力
以解决制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瓶颈为契机,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着力提升运输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特困地区人民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是许多贫困地区最基础甚至是惟一的交通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把农村公路作为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显著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分别建设通乡镇、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1.07万公里和22.2万公里,解决400多个乡镇、3.9万个建制村的通畅问题;以加强县乡连通、促进资源和旅游开发为重点,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建设一批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县际出口路、旅游路、资源开发路,建设规模为1.7万公里。“十三五”期间,继续推进剩余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加大县乡道建设改造的支持力度。
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统筹考虑国家高速公路大通道的贯通,全面提高片区对外通道的运输能力。以国家高速公路为建设重点,打通重要通道的断头路和瓶颈路段,有序推进新增国家高速公路和国务院批准的区域规划内明确的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建成区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十二五”期间,建设规模约1.07万公里。“十三五”期间,基本建成新增国家高速公路和国务院批准的区域规划内明确的高速公路。
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以省道为主,打通省际、县际断头路,完善区内路网,建设一批连接重要资源开发地与旅游景区、对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的公路,增加区域发展能力。着力提高国省道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加强通县二级公路建设,强化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路段建设,加强各片区内部及其与周边区域联系的干线公路建设,“十二五”期间的建设规模约2.9万公里;“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普通国道和省道的建设力度,提升干线公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快公路客货运输场站建设。加快县城老旧客运站改造,依托农村公路建设同步推进乡镇等级客运站、建制村汽车停靠点建设,尽快形成以县级客运站为龙头、以乡镇客运站为重点,以建制村汽车停靠点为辅助,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客运站场体系。“十二五”期间,改造或迁建272个老旧县级客运站,建成4000多个乡镇等级客运站和8万多个建制村汽车停靠点。“十三五”期间,继续推进县级客运站改造、乡镇等级客运站和建制村汽车停靠点建设。
加快客货运输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出行条件,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构建客运服务网络,统筹城乡客运发展,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安全水平,实现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推进建制村通班车工程。努力构建货运及物流服务网络,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资料配送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客运班线分布广的优势,推进片区公路客运班车带运小件邮件、快件试点,推进与物流相配套的运输场站、仓储、信息平台等设施建设。发挥邮政系统在农村地区的基础网络体系、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优势,支持邮政企业全面参与农村物流网络建设,积极开展运邮合作和连锁配送业务。
加快内河水运建设。加强具备条件的地区的对外水运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内重要航道及库(湖)区水运基础设施,推进内河港口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进一步适应区域物资水上运输需要。“十二五”期间,改善、新增3633公里航道,新增121个码头泊位。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能力建设。充分考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特点,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区域交通发展的基本前提,把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作为重要任务,灵活确定适宜当地特点的技术标准和指标,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特别要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危桥改造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三、多措并举合力推进
打好新一轮交通运输扶贫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注重规划引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强化支撑,创新机制、统筹协调,形成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整体合力。
稳步推进规划实施。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总要求,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认真组织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处理好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合理安排好“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建设内容,扎实做好相关项目安排和对接,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工程质量,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车购税资金对交通扶贫的支持力度,考虑到交通建设成本上升、地方配套能力不足的实际困难,交通运输部在“十二五”规划向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支持的基础上,将“十二五”车购税预期增量资金的绝大部分投入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主要用于提高补助标准而非扩大规模,其中普通国道补助标准在“十一五”基础上提高了2.6倍以上,通乡镇、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补助标准分别提高了1倍和1.5倍。加大各级地方财政对交通的投资力度,依法实施优惠的税收和土地政策等支持普通公路建设,统筹使用各级各类扶贫资金并向交通扶贫建设项目倾斜。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一事一议制度,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投资参与交通扶贫建设,积极争取以工代赈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鼓励企业、个人捐资捐助支持交通建设。
加强科技人才支撑。强化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路建设、灾害防治、绿色环保、安全应急等技术的研究,加快新技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建立人才交流培训机制,部与相关省区市加强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层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等交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进一步帮助贫困地区培养交通建设技术、管理人才。
完善协作联动机制。营造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支持和参与交通建设的良好氛围。强化部省协调联动,在规划编制、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示范试点建设等方面共同研究和推进。强化省际协调联动,加强跨省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衔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强化部际联动,发挥好部际联系会议的平台作用,互相支持配合,发挥行业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交通扶贫规划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建设项目决策、资金使用管理、工程建设进度、质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审计监督,确保交通扶贫建设资金高效、安全运行。建立完善交通扶贫统计制度,加强交通扶贫建设情况的统计监测、分析评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加快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我们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畏艰难的精神面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统筹安排的工作措施,不断取得交通扶贫攻坚战的新胜利,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