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4年4月13号)
- ·下一篇文章: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4月1-10号)
半月谈评论(2014年4月12号)
[独家]满城尽是“协管员”
4月9日,福州市马尾区亭江农贸市场旁,一位劝架的七旬老翁被人殴打致死。起先,网传打人者为城管,其后,当地政府解释称,打人者不是城管,而是所谓“市容协管员”。此说不仅旨在为城管洗脱“不白之冤”,言外之意还想表明政府与事件关系不大。
于是网友们就笑了:以前闯祸的总是“临时工”,结果被大家吐槽痛斥,现在学乖了,改称“协管员”。其实协管员基本等同于临时工,也是政府部门临时聘用人员,不在正式编制里,常见于交通、治安、城管等领域。
有人怀疑地方政府在出事之后拿“临时工”“协管员”说事,是为了逃避责任。应该说,逃避责任之心肯定有,但闯祸的八成真是临时工、协管员。
你如果留意一下,会发现城市里各种治安协管员、交通协管员、市容协管员等等,随处可见。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管理的人力需求与正式编制人员之间确实存在不小的缺口;另一方面正式编制人员又多不愿在基层工作,力量配备失衡。在不少地方,临时工、协管员甚至成为社会管理的一线主力,所以一出事要么是临时工,要么是协管员。
另外,协管员往往工资不高,工作辛苦又不稳定,自己可能还有满腹牢骚,出门碰见小摊小贩恐怕更难有好脸色,这也是他们容易成为矛盾焦点的原因。
然而不管这些临时工、协管员是不是正式人员,人们都已把他们看作政府工作人员的一部分。一旦出事,政府不管怎样解释,终究摆脱不了关系。比如亭江打死老人事件,当地政府为了安抚死者家属,已答应在7天内赔付60万元抚恤金;除两位行凶者之外,政府部门相关责任人恐怕也会受到惩处。
其实,大家很清楚,“临时工”“协管员”之类的文字游戏既蒙不了人,也遮不了羞,相关地方政府部门还是要下决心规范人员聘用,解决社会治理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才是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正道。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