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申论热点

    半月谈评论(2014年4月30号)

    作者:邱慧婷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11:04:06

    敢于向潜规则宣战
    潜规则顽疾之深、为害之烈,常在于扭曲价值观念、污染社会生态。治理潜规则,最需要拒绝麻木和放任,唤起勇气和担当;最关键在于树立法治思维,让依法办事成为习惯。

    日前,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择校禁令”,要求清理以权入学的“条子生”、治理名目繁多的择校费。向入学潜规则开刀的新禁令,一时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

    “不能对有权的点头哈腰,对有钱的眉开眼笑,优质资源不能被权、钱所占据。”一位大学教授痛陈择校问题,也道出了人们对潜规则现象的普遍心声。不只是孩子上学,从审批中的“意思”、采购中的回扣,到单位用人的“萝卜招聘”、土地交易的暗箱操作,各种潜规则就像看不见的手,未必成文却有约束力,心照不宣而有传染性,已成社会公害。关系网难碰、人情债难还、“私”字底下难有公平,想必很多人都深有感触。不久前,中央领导同志谈及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提出“向旧习惯说不,向潜规则叫板”,正是向这些痛点问题宣战,引起了人们强烈共鸣。

    潜规则为何能大行其道?制度漏洞的空子、政策执行的走样、信息封闭的“黑箱”,都是其滋生的土壤。潜规则面前,一些人心理上纠结、行为上分裂。声讨公款吃喝,酒杯一端又来个“下不为例”;痛骂“走后门”,自己有事又忙着找关系;害怕“伸手被捉”,又挡不住“不收钱会成为异类”的受贿逻辑。这样的首鼠两端,正助推了坏习惯的养成、坏风气的流布。

    潜规则顽疾之深、为害之烈,常在于扭曲价值观念、污染社会生态。“明知它不好,但也跟着走”的盲从心理,以权谋私、权力通吃的特权思想,“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心态”,让不少人对潜规则见怪不怪、安之若素,甚至甘之如饴、趋之若鹜,“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一个人为他物所掌握,像奴隶般地被牵着走。潜规则就是这样一个“他物”。

    由此反思,敢于向潜规则宣战,最需要拒绝麻木和放任,唤起勇气和担当。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面对各种歪风邪气,做挡风驱邪的泰山石,还是做八面玲珑的老好人,是不可回避的现实考验。上面松一寸,下面散一尺。领导为一人提拔打招呼,就会招来一批跑官者;职能部门舍不得“割自己的肉”,办事人员就改不了吃拿卡要的积习。作风建设越是深入,就越面临潜规则的挑战。不从观念上正本清源,不从习惯上除旧纠偏,就很难防止反弹回潮。

    换个角度看,从八项规定到各项禁令,大力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何尝不是针对潜规则不断亮剑?过节迎来送往、接待竞相攀比、消费挥霍无度、婚娶大收礼金,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陋规,在“从领导做起”的整治中,在铁规重拳的打击下,不也日渐委顿,从而迎来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人人都站出来负起责任,对潜规则敢于动真格、实行零容忍,就会使歪风邪气没有市场。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说不”“叫板”的正义之声,更应体现在“从严笃实”的不懈努力中。每一顿简朴的公务餐,每一张“不找熟人也能顺利办好”的证件,每一次“与爸爸无关”的就业,都是无声的价值宣示,让社会增添“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信心。

    《明史杂俎》里提出一个问题:天下何人最快活?最令人信服的回答,是“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为潜规则所苦所累,说到根上,不正是因为有法不依、有禁不止么?权大于法、钱贵于法、情重于法的错误导向之下,必然是关系学、钻营术、小圈子盛行,谁也不堪重负。所以,治理潜规则的决胜之道,正在于树立法治思维,让依法办事成为习惯,在制度轨道上推进治理现代化。“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只有这样,才有个人的惬意、社会的活力。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