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标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文化生活)
- ·下一篇文章:公务员面试真的有猫腻吗(公务员面试真的公平吗)
共同守护个人信息安全人民日报(共同守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句子)
凝聚合力、齐抓共管,遏制摄像头偷窥等黑产生存空间
实体商家销售隐蔽式偷拍摄像头,网购平台公开售卖偷拍设备,卖家可提供“定制”服务、传授“偷窥术”……如今,随着科技进步、产品升级,视频摄录设备趋于小型化、高清化、隐蔽化,无形中也给了偷拍偷录等违法行为可乘之机。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将摄像头隐藏到日常生活物品中,肆意窃取他人隐私,甚至在网络空间分享、传播偷拍内容。
非法利用摄像头,容易滋生多种违法犯罪活动。比如,将摄像头改头换面隐藏在车钥匙、眼镜、衣服纽扣中,在家庭或酒店偷装直播式针孔摄像头,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等等。不久前,某地警方破获一起非法控制摄像头案,发现一个针孔摄像头竟可连接上百人同时在线观看。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变成一群陌生人围观的“真人秀”,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更可能衍生敲诈勒索、电信诈骗等一系列危害社会安全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
特别要看到,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将智能手机、运动手环等改装成偷拍设备,出售破解软件,传授偷拍技术,供客户“偷窥”隐私画面并借此牟利,已形成黑产链条,群众反映强烈。今年5月至8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推进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公安机关依法严打提供摄像头破解软件工具、对摄像头设备实施攻击控制、制售窃听窃照器材等违法犯罪活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9名,查获非法控制的网络摄像头使用权限2.5万余个,保护了公民个人隐私安全。
打击摄像头偷窥等黑产,要善用法律武器。远程聊天、视频会议、人脸识别……日新月异的技术应用,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绝不能任由不法分子不当使用,侵害公民个人隐私。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严禁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对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也作了相应处罚规定。利用“定制”或“改装”摄像头进行偷窥等,属于严重侵害他人隐私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此,必须坚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以法律武器震慑不法行为。
凝聚合力、齐抓共管,遏制摄像头偷窥等黑产生存空间。从督促各类互联网平台下架违规售卖摄像设备产品、全面清理相关违法有害信息,到全面排查重点视频监控平台、集中整治摄像头网络安全,再到依法打击提供摄像头破解软件工具、制售窃听窃照器材等违法犯罪活动,整治非法利用摄像头衍生的相关黑色产业链,涉及网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司法等多个部门分工协作,需要联合加强监管和执法。对不落实主体责任的互联网平台和企业依法依规严厉处罚,对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零容忍”,才能让非法牟利者无处藏身、让偷窥行为付出代价。
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小小摄像头潜藏着不小风险,关涉个人切身利益。一方面,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到正规平台购买摄像头,及时修改原始密码,注意摄像头的安装位置,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如果发现相关可疑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每个人都应提高警惕,绷紧个人隐私保护这根弦,注重防范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偷窥行为,共同守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12日 05 版)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