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歧义句典型例子(歧义句类型)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05:30:54

    一、考点精讲

    一个句子产生歧义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多义。如:“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句中的“看不上”既可以理解为“收看不上”,也可以理解为“瞧不起”。

    2.指代不明。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句中“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包含两个内容,因此,后一分句中“此”就指代不明,不知道指代前面的哪个内容。

    3.修饰不定。如:“刘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句中的“部分”,可直接限定“福利院”,也可理解为限定“孤儿”,从而造成歧义。

    4.关系含糊。如:“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句中肯定是“警方表示愤慨”,但“愤慨”的对象,一种是“报案者”,一种是“围观者”。或者说“愤慨”的原因,一种是因为“报案者说了些不实的话”,另一种是因为“围观者坐视不管”。

    5.语音、停顿、标点歧义。如:“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和“上”连读,意与“白天”相对;“上”和“来”连读,意即“后上来的”。

    二、技巧精讲

    1.对号入座。即根据歧义句类型,分析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句子错在何处,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如:“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是“他对小张笑”,还是“小张对他笑”指代不明,引起歧义。

    2.语境联想。应试者自己设置不同的语境,来辨析歧义句。如:“你为什么打他?”可以有三种都成立的语境:“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和“你凭什么打他”。

    3.扩展填充。应试者可以通过添加词语,扩展内容来辨析是否有歧义。如: “我去医院”可说成“我去医院上班”或“我去医院看病”。

    4.语序词汇变换。应试者可以调整语序、变换词语来识别歧义句。如:“两个球队的教练”可分别改为“一个球队的两位教练”,或者“两个球队各自的教练”。

    5.结构调整。应试者可以通过调整句子的结构,判断是否有歧义。如:“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者“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6.标点增改。应试者可以通过标点的更改或添加来辨析歧义句。如:“电视机不要退回”,可改为“电视机不要,(可)退回”,或“电视机,不要退回”。

    热门推荐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汇总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项专训辅导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公告汇总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名单汇总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专项专训辅导课程

    2013年国考结构化面试7天突破班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差异性专业化面试课程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