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大作文开头写法(国考申论作文万能开头)
- ·下一篇文章:行测特值法三要素(什么叫特值法)
行测定义判断解题技巧(行测定义判断题型)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有一种考察考生对于题干要点信息的把控度的题目,我们称之为定义判断。顾名思义就是题干给出被定义项及被定义项的具体解释,下面列出A、B、C、D四个选项,考生根据题干定义在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或不符合的一项。注意题干中给出的定义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考生在做题时一定不要脱离题干给出的定义,不可扩大或缩小定义,很多考生就是因为主观误判错过了正确答案,犯了过于自信的毛病,不看题干而主观做出判断。华图教育老师提醒大家,在这个题型中,一定要遵循“题干为王”的原则。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遵循题干定义,得出正确答案,考生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题。希望能帮助到备战2019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
一、提取信息要点
提取信息要点是一种化整为零的思维,运用提取信息要点法能迅速肢解题干定义。把整体的题干定义肢解为:主体、客体、目的、方式、条件、原因等要素,已完成化整为零的第一步;第二步对于提取到的核心要点可以在题干中做标记①②③并过滤多余信息;第三步将选项的要点与题干中标注的要点进行比对并按照要求选取答案。
注意:1.审题审清问法,看题干要求具体是属于还是不属于,避免看错问题丢分;
2.肢解题干要点时,要尽可能求全,把所有较为核心的要点都梳理出来。
二、归纳关键信息
针对有些题干中给出的定义中某些因素不能明确对其要点进行划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归纳关键信息法来破解题干定义,从而利用这些关键词来筛选选项。注;提取信息要点是对题干定义的肢解;归纳关键信息是对题干核心内容的总结。
【例题】地缘政治学: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又称地理政治学。它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地缘政治学的观点的是:
A.德国海陆兼备,具有争夺世界霸主地位的有利条件
B.一个国家要想发展“海权”,首先必须在地理上便于进入世界的海洋
C.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
D.文明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
【答案】D。
【解答】:题干中的要点不能明确区分,但是地缘政治学核心内容即关注地理因素对国际局势的影响。A项、B项、C项中都有地理因素,唯独D项中文明不是地理因素,故选D。
【例题】漏税: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漏税行为的是:
A.杜某开了一家书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帐征收。当顾客不要求开发票时,他就不开发票;而当有大笔交易并且客户要求开发票时,他就将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客户联与存根联分别填写,客户联上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上则填写较小的数字。
B.某著名歌星在某城市举行了一场个人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40万元,根据演出协议,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25%约10万元。第二天,该歌星又开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
C.张大伯是一家小商店的店主,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税务管理部门核定他每月缴税款500元,他每个月都准时到税务局主动缴纳税款,但上个月由于家中出了事情,几乎没有营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赢利,因此他就没有到税务局去交纳税款。
D.黄兴是一个屠夫,他干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最近猪肉紧缺,价格上涨很快,县物价局对猪肉作了最高限价。由于购买生猪的价格又很高,他们的利润很低。为此,黄兴对税务征管员说,如果政府不取消限价,他们就不缴纳税款。
【答案】B。
【解答】漏税定义中核心的内容,要注意一点——“并非故意”。在四个选项中都涉及到没有缴纳或拒绝缴纳税款的问题。但是A中,杜某显然是故意的,他不是在漏税,而是在逃税;C中,张大伯因为没有营业而不缴税款,他并不是不知道该缴税款,所以也是故意的;D中,黄兴是抗税。只有B中,该著名歌星也许是不知道该缴纳个人所得税,也许认为这笔税款该由举办方支付,他没有缴税并非是故意的。
定义判断需要不断地练习来提高能力,华图教育老师希望广大考生通过不断练习在定义判断部分获得迅速提升!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