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行政能力测试阅读理解(行政能力测试答题技巧视频)
- ·下一篇文章:排序题公考(排序题题型)
记忆乡愁是什么意思(记不住乡愁)
福州市新建火车南站正对面的苍山区胪雷村,一座古老祠堂的命运,引来各方关注。
胪雷是个大村子,出过不少名人,数学家陈景润就是这个村的人。有着700年历史的陈氏祠堂,名列福建省十大名祠之一,据说也是福州现存最大的祠堂。然而火车南站的建设,把这座村庄削去大半,这座曾经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建筑,像一位弱不禁风的老人,正在等待上苍的裁决。
拆还是不拆?面对这栋风雨飘摇的陈氏祠堂,似乎各有各的难处。
村民有理由难过。老人说,几百年的祠堂,是全村文化认同的灵魂,说没就没了,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村民认为,他们为了城市建设,把整个村庄都拆光了,保留一个祠堂还不应该?
当地政府也为难。包括祠堂在内的300多亩土地,早就以39亿元的价格拍卖给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合同必须兑现,规划难以改变,所以更倾向于花点钱另选地址,重盖一个新的祠堂。更何况,陈氏祠堂未被认定为文物,拆起来并没有法律障碍。
专家学者则醉心于祠堂的历史文化价值,反对异地重建,主张就地保护。他们说,若今天还没有定为文物的名人旧居、祠堂庙宇就这样消失在铲车之下,将来人们到哪里去寻找儿时的记忆、寄托浓厚的乡愁?
各方的为难,尤其是村民的诘问,道出了争论的实质。面对城镇化进程的日新月异,当代人究竟该怎么对待绵远悠长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物质世界的等价交换逻辑,在这里并不合用。精神生活更看重传承谱系,人们珍视的是特定的这一个,并非那些似是而非的替代品。千百年来,文明的足音铿锵有力,时代的钟声不绝于耳,但无尽的乡愁作为城市建设之魂,已深深镶嵌在沉睡千年的秦砖汉瓦中,镌刻在精美绝伦的雕梁画栋中,根植于平民百姓的历史记忆中。
遗憾的是,这些年来,城镇化的进程和推土机的力量,撕裂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留存记忆。多少城市迷失在无休止的膨胀和浮肿中,多少拥有辉煌文明和文化特色的城市,几乎每天都在演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建设与破坏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于是,“一边拆掉真文物、一边再造假故居”的闹剧不断上演,大量不是“文物”的名人旧居、祠堂庙宇,“樯橹灰飞烟灭”、消失于岁月无声。剩下的是千城一面,楼盘林立,水泥森林。有人说,如果王勃再登滕王阁举目远眺,看到的怕不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而是“楼盘与水泥齐飞、玻璃共强光一色”。
乡愁,并非不能生长于现代城市。现代人的都市焦虑,恰恰需要传之久远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认同来抚慰。正因如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才指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留住乡愁离不开文化载体,也需要生长空间。它要的也不多,也许只是一个湖泊、一座祠堂、一棵树木、一块瓦片而已。而最需要的,是人们的呵护之心,帮助抵挡各种觊觎的目光。作家冯骥才说:“城市,你若把它视为一种精神,就会尊敬它、保护它、珍惜它;你若把它只视为一种物质,就会无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诚哉斯言!记忆且不存,乡愁复何寄?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