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数量关系解题技巧秒杀(数量关系十大题型秒杀技巧)
- ·下一篇文章:如何规范快递业的发展(规范快递市场法规)
浅谈政务新媒体(政务新媒体的模式创新)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阅读本文对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能力培养和申论热点把握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
【背景链接】
“一只凶萌的小狮子”“超黏人的汪星人”……近日,软萌画风连续出现在某镇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官方微博上。可是连续翻了十几页,没看到一条与科协工作相关的微博。某种程度上,这种政务新媒体运维与服务出现“跑偏”和“失焦”的现象,早已不是新鲜事,提醒我们政务新媒体的含金量亟待提升。
【综合分析】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传播政策、公开政务,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群众办事需求。
当前,“两微一端”现已成不少地方和部门新媒体建设的“标配”。然而,新媒体全面开花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迹象,其典型表现就是为新而新、为有而有,省市要建,部门也要搞。其结果,就是大量政务新媒体重复,群众去不同部门、办不同事情,每回都要下载注册、捆绑填写,并没有从根本上方便群众。于基层工作人员而言,多数还得承担推广下载、转发反馈的任务,不仅耽误正常的工作效率,而且费力不讨好。
政务新媒体说到底是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内容和价值永远是第一着眼的目标。但事实上,这种“新媒体的渠道多、办事难”的现象诸多。有的新媒体“只建不管”,服务栏目混乱、内容长期不更新,有的放任自流,结果“个性过了头”。这些新媒体的数据无论多么好看,成绩多么亮眼,领导多么赞赏,如果解决不了群众办事的需求,其存在仍然缺少实际价值。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当前,得益于信息交换模式的不断创新,从传统的政府网站转向微信、微博、APP这些更便捷的工具,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表现。这意味着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学网、懂网、用网”,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标准,不断拥抱新事物。然而,无论渠道和形式怎样扩张,电子政务的目标都应该是建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沟通和办事渠道。就政务新媒体而言,在数量数据上瘦身,在服务品质上升级,才能力戒形式主义。
【参考对策】
应对新媒体形式主义,关键在于做好“加减法”,即形式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
一方面,新媒体建设一定要有“集约共享”的减法思维,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联通的现状,比如规定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只开设一两个政务新媒体,所属部门、单位通过加载模块和栏目开展服务。
另一方面,新媒体建设一定要有“价值服务”的加法思维,该有的功能要有,该简化的要简化,还要实现留言评论、在线访谈、征集调查、咨询投诉和即时通信等功能,收集群众反馈
此外,应该实现专人运营和维护,要求沟通要大气、得体、有效,严格审查把关内容,信息发布失当、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整改。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