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针对拖延症的观点(拖延症问题分析)
- ·下一篇文章: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读书是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
领导干部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怎么提升)
政协委员吴翔请广州市委书记、市长率先公开财产,他认为,财产公开制度在国家层级20年前已在研究,但相关法律法规迟迟未能出台。广州作为领风气之先的城市,应从领导开始率先公开财产,“这并无损领导形象,所以请书记市长率先公开。”
每年两会,无论是地方,还是全国,“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的议题都会被舆论提起,这种声音代表了主流民意的迫切期待,也是体制改革发展到当下无法绕过的障碍和必须啃的硬骨头。其实关于财产公示的改革已在渐进推进,比如很多地方已要求新提拔的干部、后备干部要公示财产,通过减小阻力的双轨制让制度先运转起来——渐进改革虽很务实,但这种妥协之举远远落在公众的期待后面,舆论一直在追问:官员为什么不敢公开财产呢?为什么非要等上级通知呢?
一些官员以恐惧、戒备和对抗的心态看待财产公示制,甚至充满情绪地对提起这个议题的记者反问“你为什么不公开财产”。其实,除了那些需要靠“不公开”来掩盖不明来源巨额财产的腐败官员外,多数官员应该支持财产公示。因为财产公示既是改革大势所趋,更符合多数官员的利益。“财产不公示”已经成为推进改革的一个制度瓶颈,也给改善官员形象、弥合官民冲突、提升政府公信力制造着无数障碍。
首先是改善官员形象的障碍。提起官员,现在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宝森——这话有很大的情绪成分,但也反映了民众对官员深刻的不信任。尤其是一些贪官落马之后,被查出来的赃款都是数以亿计,烧坏了多少台点钞机,这些略显夸张的描述,加剧着公众对官员财产的想象空间。毕竟,这些贪官落马之前,都在公众面前秀过清廉,装过清官,内部的财产申报无一显示有问题。落马前后的形象对比,无法抑制住公众对官员财产的怀疑。该拿什么证明自己与那些贪官根本不一样呢?
财产不公示,妨碍着普通官员与贪官形象的切割。舆论一直在追问:如果没有说不清的财产,为什么不敢公示财产?清清白白有什么好怕的?这种对官员的诘问未必合理,因为官员反对公开财产有很多原因,比如隐私的要求,保密的惰性,观念还没有转过来,不敢一个人公示,担心出风头得罪别人,需要等上级通知和组织要求,还有习惯性地看风向,等等——虽然不公开有种种原因,但为了与贪官形象进行切割,为了避免公众一提起官员脑海里就浮现起家藏无数现金的腐败形象,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有必要去支持财产的公示。财产不公开是贪官的制度红利,绝大多数官员没必要和贪官绑在一起,贪官财产不干净,所有官员形象都跟着受损。
财产不公示,对公务员加薪形成障碍。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但逢涨必被骂,舆论阻力之所以这么大,主要是公务员被误读了,成为财产不透明的牺牲品。经常有公务员到网络上晒工资条,晒财产,证明自己收入微薄,可这种个体行为根本扭转不了舆论的偏见,因为公务员形象已经与贪官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不是公众不信,而是贪官引发的官员财产想象太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了,个体的晒收入行为太无力了,改变不了大局。很多青年公务员其实都是财产公示的最大支持者,他们不想背负着腐败的骂名。
财产不公示还制造着其他障碍,比如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障碍,公信力需要阳光的照射,可官员收入不阳光,如何让人相信政府的阳光?也是其他改革的障碍,官员不首先改自己,很难塑造改革的公信力去改别人。都说要啃硬骨头,可财产不公示就是一块硬骨头,为什么啃不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改革的一大目标,制度笼子在哪里?不必东找西找,财产公示就是最好的笼子之一,财产透明了,官员可监督了,权力就在制度的笼子中了。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