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巧妙区别公告与通告的关系(如何区分公告与通告)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04:57:48

    【导读】

    公文知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频繁出现,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公文概述、公文的规范、法定公文的写作以及公文的处理工作等等。其中十五种法定公文写作可谓是公文知识考察中的核心考点。但法定公文中有些文种是很相似的,很多同学在学习时总是容易把它们混为一谈,在做题时也时常因为没有把握它们的核心区别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接下来我们就来针对考试中及其容易出现的公告和通告进行区分。

    一、公告与通告的适用范围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而通告则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当然,我们在识记公文的适用范围时可以把一些关键词画出来进行有效的识记。从它们的适用范围可以看出,公告和通告都是典型的公布性、告知性公文,但是它们还是有很多区别和差异的。

    二、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1.发布内容不同

    公告用于发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因此如果影响范围比较小的事项或者不是法定的事项是不能通过公告进行发布的。而通告是用来发布在一定范围内需要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因此用通告发布的事项的重大性是远远不及公告的。例如,我国要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可以发布公告;但如果某某银行的营业网点要停业三天,则可以发布通告。

    2.发文机关不同

    既然这两种公文发布的事项重大性有明显的差异,就决定了它们的发文机关的级别也是不同的。公告的发文机关级别较高,往往是省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而通告则是高级别机关和基层单位都可以使用的。

    3.发布范围不同

    公告主要是向国内外发布,但通告则主要是在一定范围内周知即可,且很多时候可能针对的是特定范围和特定人群。虽然它们都是向社会发布,但范围的广泛性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例如,如果我国海军要在某海域演习,让过往的船只周知,那就应该选用公告,因为涉及的国内外问题。但如果是某市区某地段修路,让过往车辆绕行,则应该选用通告进行公布,因为这只是让经过该路段的车辆周知而已,范围较小。

    4.发布方式不同

    公告因为是向国内外发布,所以往往依托新闻媒体进行发布,一般情况下不同红头文件的方式下发,也不印刷成布告进行张贴。但通告既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也可以制成红头文件进行下发,当然也可以公开张贴。

    以上就是公告和通告的核心区别了,你学会了吗?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