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面试稳重(面试稳定)
- ·下一篇文章:面试题综合分析题答题思路(面试题综合分析题)
银行 成语(词语银行是什么意思)
1、单选题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部__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 得天独厚
B. 独辟蹊径
C. 浑然天成
D. 匠心独运
2、单选题在第13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中国队首场以60:65负于意大利队,给中国队出线蒙上了一层阴影。幸好在第二场比赛中,中国队以大比分赢了实力强劲的澳大利亚队,给中国队出线带来了新的希望,于是次日某报出现了这样的标题:中国女篮_______。()
A. 峰回路转
B. 曙光在前
C. 柳暗花明
D. 曲径通幽
3、单选题古人有“闻过则喜”之说,而今天有些人则不然,总是()对比之下,实在不应该。
A. 瑕不掩瑜
B. 讳疾忌医
C. 刚愎自用
D. 好大喜功
4、单选题我国古塔的建造,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在古代建筑中是______的。()
A. 首屈一指
B. 屈指可数
C. 空前绝后
D. 沧海一粟
5、单选题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A. 按部就班
B. 墨守成规
C. 人云亦云
D. 步入后尘
6、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绝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
B. 这位(开诚布公)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章的伟大爱国前贤,为了严禁鸦片而获罪革职,遣戍伊犁。
C. 中央有关部门派出的调研组调研题目非常丰富,从社会分配到福利制度,从民间组织到劳资关系……可谓(包罗万象)。
D. 六中全会表明,我们的党将积极努力、从容不迫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努力在实践中显出执政党(举足轻重)的非凡能力。
7、单选题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经过长时间的实验,这个主要问题解决,其他的问题也就_____了。
A. 不攻自破
B. 势如破竹
C. 无果而终
D. 迎刃而解
8、单选题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_____,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A. 置之度外
B. 心不在焉
C. 置若罔闻
D. 存有异议
9、单选题(2008年国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_____。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可持续性
B. 轻重缓急
C. 孰轻孰重
D. 先后次序
10、单选题使儿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不仅意味着要让他们掌握计算机技术、会使用计算机查找信息,更重要的在于要让儿童对互联网上______的信息有清醒的辨别能力。()
A. 良莠不齐
B. 汗牛充栋
C. 纷繁芜杂
D. 浩如烟海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