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创新治理模式申论(创新治理理念 打造中国样板)
- ·下一篇文章:当好 生态卫士(当好生态卫士,推进绿色发展)
国考好考么(国考考的好省考考的不好)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备考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除了备考和复习以外,对于如何报考一个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有前景的同时竞争压力也不大的岗位更是重中之重!大家要在职位表发布之后的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选择合适的岗位实属不易,职位报考不是儿戏,不能靠一时冲动。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位甚至比最终的考试分数更加重要,有些岗位90多分就能进入面试,而一些热门岗位130多分也和面试无缘。那么如何才能选择一个合适的岗位?华图教育给大家做了些小贴士。合适的岗位首先应该满足如下两点:
v 职位硬性规定
职位本身的约束条件是筛选职位时最基础的标准,很多考生拿到职位表的第一反应是我应该选择报哪里,哪个岗位未来发展比较好,很多人都停留在这一阶段。但是考生要明确一件事情,其实不是我们在挑职位,而是这些职位已经预先规定了很多硬性的要求,首先考生要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报考。硬性要求包括几个方面,性别,是否为中共党员,学历要求,服务基层的年限。这些要求是不以考生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熟练的掌握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结合自身满足的条件首先筛选出适合自己同时竞争压力小的职位。比如报高不报低原则,考生报考时最好以最高学历来报考,这样竞争会小一些,考上的机会也会更大一些。如果你是研究生学历,可以倾向于选择仅限研究生的职位。各个岗位的分数也是大家需要借鉴的。那么在自己中意的职位当中怎样去挑选容易考上的呢?很明显我们要用数据说话,各位考生可以在华图教育的网站上搜索近几年该岗位的面试入围分数线,进行比对和查看,同时职位要求与自身特点一一对应。最好的职位就是与自己的特点完全吻合的岗位,根据专业限制,学历限制,党员限制,基层工作限制选择出几个匹配度高的岗位,然后根据地域性和岗位招录人数最终定格一个最优岗位。这样考生就完成了对职位的硬性挑选。
v 人生规划为导向
如果说上面的要求是硬性要求,那么这一条是软性的依据。公务员这个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考生在做选择一定要考虑个人因素,因为这可能是牵涉一生的职业。现在看似很简单的选择会影响未来很长一段人生,第一、选择的职位要和自己的理想以及人生规划符合,这样才会选择一个值得自己为之奋斗的职业生涯。第二,考生选择岗位要考虑到城市和自己所学专业多方因素,同时要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职业生涯的动力源泉。不同的考生的兴趣爱好都不同,所以在选择岗位的时候首先考虑自己的兴趣,因为考上之后意味着今后的数年光阴都要在这个岗位上服务,因此建议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位。第三,工作地点是职业生涯的定心丸。在考虑了以上种种问题之后,我们当然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最佳选择,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工作地点,比如选择自己憧憬的一些城市才能更加激发自己为之奋斗的信念,亦或是选择本省所在的职位,可以照料家人,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事情,各位考生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想法自由选择。
考虑以上两点后,在报考过程中要抓好报名时机、及时关注报考人数。报名时间通常为一周至10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报名总人数会不断创新高,你的理想职位报名人数也会越来越多,考生可在报名中后期具体填报职位是好好权衡竞争力和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职位。同时在报名中后期报考,勿拖延至最后,如果拖延到最后,一旦审核不通过,就有可能错失本次考试机会,这是得不偿失的。考生在报名结束前倒数第二、三天报考,一旦审核不通过还可以重新选择。在此提醒考生,大多数考生会选择此方法报名,所以最后一两天人数会翻倍也是很正常的。考生如早已认定那个职位,非其不嫁,则可早些报名。很多考生对于报考都会有些许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专业、户籍(国考不限户籍)、各种证书等。对于此类问题,考生可直接来电咨询华图教育,也可以登录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在线咨询,切勿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填报,以免错失良机。
同时在报考过程中大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① 误区一:报考招考人数较多的职位
在报考职位填报过程中,很多考生为了使自己获取更多的录取机会而去报考那些招考人数相对比较多的职位。比如垂直管理的省市地一级的部门,它可能招考的职位不是一个两个的,而是相对比较多的像6个12个等等,这样的招考职位对于考生来说概率会不会大一些呢?这样我们得看相对的比例,招考的人数多,但是报考的人数同样也很多,报考的人数平均到招考的人数比例,它实际上也是几百个人竞争一个岗位。所以,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不要单一的考虑报考人数,还要综合全面的考虑报考的职位。
② 误区二:为解决就业,盲目选择不合适的职位
很多考生迫于就业等外在压力,抱着这样的想法:只要我能考上公务员,职位在哪里、是不是适合自己等都无所谓了。这种不考虑各种因素,只是一味的为了就业压力、工作环境不好等因素,简单的就把考公务员作为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不放,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够全面的。比如中国人本身的家庭观念是非常强烈的,很多独生子女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在身边工作,希望子女少吃些苦;成了家的不希望离开自己组建的小家庭,所以提醒广大考生在选报时要慎重考虑,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进行选择。
③ 误区三:自身专业较冷门,报考没有专业要求限制的岗位
在报考过程中,很多考生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较偏,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小,是不是应该报那些没有专业要求限制的岗位是唯一的选择呢?
关于专业的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所谓“冷门”,一定相对“热门”而言,我们所谓的绝对的“冷门”,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职位需要和专业限制的,这个专业没有任何一个职位满足你,这肯定是不存在的,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是你对自己的职位信息表没有进行通览和了解。建议考生通览一下职位表,对照自己的情况,自己决定报考的职位,不能随便下决定,要相信总有一个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职位,不要轻易放弃,或让别人帮你做决定。并且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往往是热门职位。没有专业限制就意味着所有专业的人都可以报考,对你没有限制,对他人也一样,所以很多考生都会填报这样的职位,从而造成了职位填报的拥堵,相反一些岗位却无人问津,导致报考比例严重失调。
综上所述,广大考生应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填报过程中,考生应该在不同时段关注你所报考的职位变数,竞争比例怎么变化,有什么样的趋向,对所填报的职位有一个规划。
④ 误区四:不考虑职位要求,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主
对于岗位的选择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不要主观的认为,我有这个能力、我做过类似的工作,我很适合这个职位等等这些主观的因素来决定这个职位。考生在报考职位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各个方面:专业素质、性别因素、性格特点、身体条件、工作环境等条件综合起来分析,仔细研究报考要求,这样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自己适合的职位。从总体上来说,公务员报考是一个共性见之于个性的过程,考生既不要碰运气,也不要认死理。考生一定要综合考量自己的性格、喜好、能力及对岗位的了解等因素,目标明确,理性报考。
总之,考生在选择职位时,综合考虑硬性和软性两方面要求,避免陷入到报考误区当中,选择一个最优职位,那就更有利于考生更顺利地通过笔试进入面试,成为“红领”的一份子。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