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事业单位新闻

    如何破除基层形式主义(破除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16:34:01

    刘良恒

    在过去的2018年,《半月谈》持续关注聚焦基层治理之困,求解基层治理之策,呼吁破除基层形式主义,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引发基层共鸣,也得到中央关注和积极回应。

    针对基层形式主义荼毒之广、影响之深,中央及时提出明确的治理方向: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要为基层创造更加宽松的干事创业环境;要倾听基层干部心声,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可以说,破除基层形式主义,给基层干部减负松绑,为基层治理提速升级,成为当前治国理政不容迟疑的重大事项。

    目前,各地已采取系列减负措施,有的措施初显成效,受到基层欢迎。但总体上看,耗费基层干部大量精力、给基层带来重负的各种形式主义现象依然不少。工作作风不实、体制机制不畅、治理思维不正、治理本领不强等顽疾尚未得到根本治理,基层与上级关系不协调、不顺畅,基层干部忙于应付、疲于奔命、无所适从等问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基层形式主义,之所以长期整而难治、禁而难绝,一大病灶是官僚主义作祟。尽管全社会对官僚主义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严重危害早有共识,但由于文化传统、历史沿袭、体制环境等原因,我国“官本位”观念由来已久,“唯上不唯实”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甚至在新的条件下,官僚主义发生变异,产生变种,“来督查的比干活的多”“二传手干部”等现象出现,就是明证。

    体制机制之弊,同样让基层难以轻松摆脱形式主义束缚。本应各尽其分、各司其职的制度安排,却由于责权利不清,属地管理原则被曲解滥用,层层落实异化为“层层甩锅”“层层加码”“层层督导”。一些上级部门权大责小,“管得着”却“看不见”,长期以来惯用“文来文往”布置任务;基层权小责大,“看得见”却“管不着”,有时为了完成任务打擦边球、搞变通,甚至不惜弄虚作假。

    走偏的政绩思维、治理惯性,也容易造成基层的心声和期盼被忽视。毋庸讳言,重城市不重乡村,重上级不重基层,重显绩不重实绩,是部分领导干部的“施政心得”。有的领导干部对基层情况比较隔膜,对基层干部漠不关心,到基层调研三心二意,对基层难处缺乏体谅。如果向上汇报多,向下倾听少,出入楼堂馆所多,深入基层一线少,那么关心关爱基层无疑只是一句空话,基层做事也容易沦为作秀。

    基层干部“本领恐慌”“能力欠缺”,则是形式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当前,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要改还没改的都是“硬骨头”,从上而下部署的改革任务很重,难度也不小。这些都需要各级干部以高度的政治智慧、灵活的工作方法、扎实的知识本领,将其一一落实到位。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少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知识储备无法快速适应这一更高要求,一些硬任务完不成时,就想办法对付过关。

    以上种种都是滋生基层形式主义的土壤,根治这些深层次病灶,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济事,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时下,基层干部群众对禁绝形式主义,抱有很高的期待。一些基层干部希望,今天中央下文,明天问题就迎刃而解。一旦情况不如预期,他们就容易产生怀疑心理、消极情绪,认为又是一阵风、做样子,自己先泄了气,甚至做了形式主义的推手。实际上,中央已把治理形式主义摆在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决心和力度都是空前的。但正如上面的分析,根除基层形式主义的深层次病灶任务繁重,期望一战而胜,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当然,这绝非找借口,更非知难而退,而是提醒我们,必须制定打“持久战”的路线图。既要注重眼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快速治标,又要力争治本。治标的关键在于加大基层减负力度,集中整治基层乱象,有效遏制形式主义蔓延态势。治本的要义在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体制机制改革上找出路,诊治形式主义的深层次病灶,同时以“钉钉子”、啃“硬骨头”的精神,坚持不懈按照中央要求推动相关措施落准、落实、落细。

    基层干部也应把自己摆进去。基层既是形式主义的直接受害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直接参与者。虽然基层干部很多时候是被裹挟,但也不乏为了投上所好故意为之的情况。要查找自己工作中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问题,尽力予以纠正克服;对基层存在的形式主义作风,要敢于揭露、勇于斗争,不能听之任之,甚至随波逐流。唯有如此,基层政治生态、作风面貌才能不断改善。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