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综合应用能力》需要掌握的班级突发事件有哪些(班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 ·下一篇文章:治霾问题是个棘手难题(治霾办是什么单位)
花中四君子古诗(花中四君子古诗四首)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之事业单位考试之诗句中花中四君子。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文学知识是一般会考查作者和作品对应关系,尤其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中事业单位考试特别爱考查唐诗,尤其是唐诗中的一些含义,比如花中四君子。因此,今天我们需要给大家总结一下蕴含花中四君子的诗句。
(一)梅
梅花,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因此,很多诗人都会通过梅花表现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人生。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山园小梅·其一》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 ——辛弃疾《念奴娇·梅》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苏轼《西江月·梅花》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二)兰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兰花一般在描述的是会描写从深林中的种植,以及绿茎和红花的描述。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王勃《春庄》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郑板桥《高山幽兰》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余同麓《咏兰》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崔涂《幽兰》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董其昌《兰》
(三)竹
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刘禹锡《庭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徐渭《风竹》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四)菊
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陶渊明在写诗的时候,特别喜欢描写菊花,所以有时候用菊花来代指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于谦《过菊江亭》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这就是咱们经常在国画和诗句中常见的花中四君子,诗人和画家借指这些来表现出对于一些美好品格的描述,希望通过总结大家能够去掌握诗句和花中四君子的对应关系。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