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历史题(高中历史解放战争知识点总结)
一、内战的爆发
(一).抗战胜利后的形势特点:
(1)国:蒋介石的独裁内战政策,“假和平,真内战”策略。
(2)共:中共及其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全国人民,包括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
(3)美:扶蒋反共的政策。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重庆谈判:
1.时间: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
2.成果:国共双方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3.局限: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三)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重庆
(四)内战的爆发(战略防御):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晋冀鲁豫刘邓大军横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意义: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人民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2.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战略决战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2.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1949.4.23 攻占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近代史从此结束;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志;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
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一、阶段特征
1、侵华美国为主:
(1)原因:二站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推行霸权主义,扶蒋反共是其基本政策。
(2)活动:主要利用国民党间接侵华,以取得政治经济特权,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事实上独霸了中国。
(3)结果: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包括美帝国主义在内的一切帝国主义在华反动统治被完全推翻。
2、国民党反动统治:
(1)政治孤立:由于坚持内战政策,先后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炮制伪国大和伪宪法,遭到中共和民主党派抵制;关闭和谈之门,国共完全破裂;镇压民主运动,先后制造一二?一血案,校场口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和五二零学案等,国统区掀起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形成了第二条战线;摧残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和国民党决裂,和中共并肩作战。
(2)经济崩溃:财政金融紊乱,通货膨站;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美货涌入,工业体系瓦解。
(3)外交卖国:中美友好通商条约使中国成为美国的政治经济附庸。
(4)军事无能:指挥低劣,士气低下,屡战屡败。
3、中共革命胜利:
(1)政治上:争取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赢得政治主动;参加政协会议,揭露国民党内战独裁政策。领导第二条阵线--发动领导国统区民主运动形成对国民党的包围。
(2)经济上:土地改革既促进了农业生产,也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3)军事上:采取正确战略战术,并不断根据敌我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4、近代化基本中断:
(1)经济上:美货独占,官资搜刮,民资破产。
(2)政治上:内战爆发,独裁专制。
(3)思想上: 反对内战独裁,追求和平民主成为主流。
二、近代民主共和的三次机遇和错失原因、结论
(1)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第二次国民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政府北迁;第三次抗战胜利后政协决议通过和平建国,改组国民政府实行宪政。
(2)错失原因:第一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扶植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第二次帝国主义破坏革命,蒋汪背叛革命,中共犯右倾错误;第三次美蒋悍然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决议,机遇化为泡影。
(3)结论:在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破坏,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西方共和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能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三、民主革命时期国共关系演变
原因和影响.如何理解两党“合则利,分则伤”?
(1)演变:合作--对峙—合作抗日—内战。
(2)原因:主要矛盾的变化;国民党破坏合作;中共从人民利益出发调整政策。
(3)影响: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第二次赢得了抗战胜利;第一次分裂陷入内战给日本侵华可乘之机,第二次分裂使生灵涂炭,祖国至今不能统一。
四、解放战争不同阶段中共的战略方针,依据,结果
(1)防御阶段:方针-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以运动战为主要方法,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依据敌我力量悬殊,敌人展开全面进攻。结果粉碎敌人全面和重点进攻。
(2)反攻阶段:方针-以主力打到外线,内线收复失地;依据是国民党政治孤立军事中原薄弱,敌我力量发生变化;结果是扭转了全国战局,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转折。
(3)决战阶段:方针-统筹安排和敌人进行决战;依据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法,敌人重点防守战略要地,对东北举棋不定;结果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4)胜利阶段:方针将革命进行到底;依据是民主革命即将胜利,国民党继续玩弄假和平花招;结果是横扫残敌,国民党政权覆灭,全中国基本解放,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