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考研思修怎么背(考研思修重点哪几章)
- ·下一篇文章:夏日炎炎的一天是病句吗(夏曰炎炎下一句)
教育学考研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考研教育学案例分析答题模板)
参加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从历年情况来看,从其他学科进入教育领域的考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教育统考课程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大,没有专业背景的考生准备起来有一定难度。为此,《求学考研》杂志邀请了四位顺利通过质检教育的师兄师姐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并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苏老师进行点评,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准备参加交叉考试以克服统一考试困难的人。
情况1
小徐,女,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教育原理专业。考研成绩:247分。
“我的复习技巧:四遍阅读法。”
专业教材最好读4遍。第一次通读以获得总体印象。从教育基础和教育史出发,从宏观上对整个教育学科的知识脉络和发展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思路清晰。第二遍仔细阅读,尽量与自己所申请院校的专业课程笔记结合起来,重点记忆相关知识点。我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才完成二读。专业课程的注释可以在网上找到,也可以通过你申请的大学的朋友找到。第三次可以结合所报考院校以往的试卷,边做题边总结,找到自己遗漏的知识点,把试题理解透彻。最后一遍阅读时,要积极调动自己的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并添加自己的观点。评分老师更喜欢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然,你说的话必须是有意义的、有根据的。
寄语:对自己有信心,努力就会有回报,有理想并付诸行动,成功一定属于你!
案例2
小米,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比较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研成绩:258分。
“我的复习技巧:交替复习、反复背诵。”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根据书上的章节来提炼知识。 1. 一起复习两个科目。上午复习教育学,下午复习教育史,交叉记忆效果更好。 2、读一章总结一章,第二天再复习。尝试每天复习并记住它。 3、多动脑,多总结,差异化做笔记,巩固知识点。第二轮复习时,会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在梳理的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第三轮复习结合以往考研题,边做题边总结,熟悉考研题型和解题方法。如果可能的话,在期末复习时可以结合阅读一些权威的教育杂志和教育论文。
寄语:放松心情,一步一步来,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案例3
Lily,女,北京科技大学英语系学士学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专业课程考研成绩:260分。
“我的复习技巧:基础加捷径。”
1、打牢基础。毫无疑问,专业教材是专业课程复习的重中之重。 2、打牢基础的同时寻找捷径。因为条件方便,一有机会我就去自己申请的学校上基础班。如果能旁听所申请方向的硕士或博士生导师的课程就更好了,因为考研的专业课试卷都是他们亲自写的。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我对老师的专业研究领域有了清晰的了解。外地的学生也可以走捷径,比如登录所报考学校的论坛或者通过网络结交一些在该校就读的朋友。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 3.从你所申请的大学找到尽可能多的专业课程笔记和历年考试题。真题越有用越好,这样更容易总结经验。 4. 参加所申请院校的辅导班。对于复试考生,辅导班有导师提供提纲,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不能完全依赖辅导班。
信息:成功等于90%的勤奋加10%的方法。成为一名专注的学习者,成功指日可待!
案例4
牛牛,男,河北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教育原理。考研成绩:255分。
“我的复习技巧:刻苦学习,心态平和。”
1. 计划好你的时间。如何进行专业课程复习?可以参考师兄师姐的时间表。您必须粗略估计每轮审核将花费多少时间。制定详细的专业课复习计划,并严格遵守落实一天的任务。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坚持是关键。 2、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简单来说,就是先理清整本书的框架,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给框架添加内容,总结成知识树,最后消化吸收。例如,中国教育史可以按朝代、思想史、制度史来组织,也可以按主题类型来组织,也可以按主题来组织,如书院、疗养院的发展等。 3、后期复习一定要调整心态,淡化成败意识。调整心态的目的是为了在考研时争取表现出色,或者至少表现正常。每年都有学生因为心态没调整好、压力太大、期望太高而与梦想失之交臂。
寄语:正确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每天鼓励自己,告诉自己:我能行!
《求学考研》 邀请导师点评:
上述四位同学分别重点讲述了自己的考研经历。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参考。总的来说,在选择参加教育考试时,一定要把握好大局。
首先,考生必须对教育有清晰、全面的认识。报考前,考生应尽早了解其内容范围、指定教材、历年试题等。在决定了要申请的学校后,你应该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以便做出正确的决定。
其次,根据自己的专业课程水平,确定专业课程的复习进度和投入的精力,并根据这些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考生必须对考研概况、希望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以及自身的优势等进行详细、客观的分析,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
三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如果您提前准备,您可以参加附近机构的教育基础知识和教育史课程。事实上,各机构的教育原则和教育历史的内容并无差异。旁听的目的是增强自己对教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备考时,不要放松对基本素质教育的培养。通常,由于备考目的过于强烈,很多考生忽视了教育基本素质的培养,死记硬背大量知识点,在考研中取得了好的成绩。然而,随着考研压力的减轻,记忆的知识点逐渐被遗忘。因此,大多数考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入学时仍需选修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补充课程。
第四,复习时不要死记硬背。你必须自己思考和处理。因为背诵效率更高,所以很多考生选择这种学习方式。但死记硬背的弱点是削弱了思维的敏捷性和对教育学科体系的敏感性。复试时,导师大多会考察学生是否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对某个问题是否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复习和备考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做好。
第五,获取信息,可以经常访问所报考院校的考研论坛,与他人分享专业课程资料,也可以自己收集整理。你还应该养成阅读教育报纸的好习惯,比如《中国教育报》,这可以让你第一时间掌握最重要的教育政策和动态。
第六,对待考研的态度最重要的是坚持。一般来说,到了12月底,考生容易陷入极度焦虑的状态,很容易放弃。这个时候,就要随时调整心态,冷静应对考研。
推荐阅读
交叉考试考生最大的弱点是基础知识。因此,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基础教育读物:
1. 近五年《教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2、近一年《中国教育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出版社印;
3、近2至3年《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大学资助;
4.《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着,李启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着,王成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着,傅仁玕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爱弥尔(论教育)》【法文】卢梭着,李平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论语译注》,杨伯勋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9.《学记评注》,高世良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0.《孟子》,梁海明译注,圆方出版社,2004年版。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