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组织中的职权配置(组织职权配置的基本原则)
- ·下一篇文章:农学类有机化学教材(有机化学农林院校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参考书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硕考研)
在考研之初,有必要参考以往学生成功的教育考研经验。小编给大家带来考研410+高分的北师大教育学硕士的经验分享。所包含的时间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包容体验的理念和精神,并学习和运用。
我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我想分享一下我备考的经历:回想起来,我清楚地记得考研成绩公布那天,我疯狂刷成绩却无法进入系统时的紧张和焦虑。看到412的分数后,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以为是系统太忙,把分数搞乱了。但当我看到专业课263分的时候,一切就都结束了。虽然我对这个成绩感到意外,但也觉得也在意料之中。虽然很早以前就有人告诉我:北师大难考,北师大教育难。测试难度更大。
获得北师大教育学硕士学位更是难上加难。也有很多人说,北京的大学评卷很严,分数重,给分严。但作为一个经历过“以身作则”的人,我只想务实地告诉同学们:之所以不努力陪你们,只是一个借口。
首先我们要面对问题——为什么要考研?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考研什么的时候,你可以问自己:
“如果本科毕业后找不到高薪工作,是否应该选择考研?”
“我学习成绩优秀,但高考落榜,我是否想利用这唯一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更加接近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从而改变自己的处境?”
“如果本科专业与教育相差甚远,跨专业考研能否顺利获得生存机会?”
这些问题都是基于目前的情况。 —— 即使你只是想当一名中学老师,你的学术能力也必须至少是硕士以上。考研真的是除了高考之外,能够改变你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你现在不能抓住它,你就只能错过它;工作一年后你能赚到什么?房子还是足够的积蓄?但一年你能获得的可能是一个可以帮你赚钱的平台和学历,还有房子。如果你清楚了这些,那么选择考研来争取自己的权力也未尝不可。
下面我就详细的给大家讲讲我自己的备考经历吧!
1.基础阶段(1月至6月)
首先,北师大教育740参考书里有11本书,但很多朋友会抱怨,“我怎么能读完这11本书呢?”其实我想说的是,读书没必要,因为没必要看书。如果我做不完怎么办?这取决于你读什么以及如何读?相信很多看过一两遍课本的宝宝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读完之后很开心,而且读完之后总是感觉很幸福。我自己也差不多见过,也已经有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知识,但我却分不清是哪一个。应对这种情况很正常,但一旦这种正常但危险的阅读状态持续12个月,就会严重影响你的复习。
所以,参考教材一定要读,但是一定要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读。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些教材:
十二校联合编辑《教育学基础》
孙培庆《中国教育史》
吴世英《外国教育史教程》
陈琪刘鲁德《当代教育心理学》
裴迪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如果您想查看所有推荐教材,请点击这里(北京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那么,如何正确阅读这些参考书呢?阅读教材时,首先要通读目录。不要低估前言和目录给你的指导作用。如果你连目录讲的内容都不知道,你能读到什么细节呢?在第一遍中,注意每一章、每一节和每个标题的逻辑顺序,并将文本视为对标题理解的解释。然后同时按照纸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层进行操作。标题总结了目录、章节和每个副标题,形成了教材框架。它不会花费你很长时间,但它对于强化期间定位和填补知识空白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天一定要设定一定的阅读量,否则你肯定会陷入无休止的课外阅读之中。
那么如何检验你的教材阅读在基础阶段是否真的有效呢?
这就需要用到上面提到的教材框架。看完每一部分,看一下教材框架,说说这部分的几个小部分,讲了什么。复述和讲述始终是巩固你的技艺的更好方法。
很多同学会问:既然我们最后都不能按照课本去背,为什么还要看呢?
这是因为我们无法理解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材是帮助你梳理知识点的。什么叫梳理?梳理并不是让你浏览时间、地点、人物、时间论等零散的知识点,而是让你对这些知识点有清晰的逻辑顺序。只有对五门基础课的整体体系有了全面熟悉的了解,后续的记忆才能事半功倍。
2.强化阶段(7月-10月)
强化阶段,不是买个大纲直接背。很多人都会误解,到了强化阶段就得背。没有理解或熟练的背诵是徒劳的。强化阶段还需要总结框架,但是这个框架不是根据教材目录,而是结合大纲分析总结出一个适合自己理解或者记忆的框架。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教学思维、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学习部分来说,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序列来帮助我们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即什么学习就是,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以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并以人文主义为例:我们可以理解,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习的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的不断探索。 —— 可观行动(行为)被动认知隐形思维(认知)隐形思维从被动到主动的不断延伸(建构)行动+认知+心理全身(人文)
在精读阶段,建议大家按照平时的顺序复习五科:教学基础-语文教学-外语教学-教学心-教学研究。这个顺序有利于大家逐步加深对教育学的理解,即在了解教育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习国内外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理论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探索,并运用探索成果以符合人类成长发展心理规律的方式推动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是宏观的知识线索。
我将强化阶段分为两个小分支:
7月至8月中旬
暑假期间,时间是最完整、不间断的。您必须仔细阅读教学大纲分析。虽然高等教育公布的教学大纲分析是311的模式,但无论是740还是其他修读5门基础课的独立命题学院,都需要学习这5门科目。不过题型略有不同,但重要的是:教育学就是这个知识,知识库是一样的,没有区别。问题类型不作为您选择知识的理由。这里所说的熟悉的阅读,是接近于背诵的阅读。虽然不强制摇头背诵,但一定要在心里默默背诵,同时总结框架。熟悉次数要求至少3次。
8月中旬10月
这段时间是第一轮念诵的时间。能不能背下来、记住,就看你上一阶段的熟悉程度和次数了。加强第二阶段的听写框架非常重要。不要以为你看完第一阶段的框架就记住了。脑子好,文笔不好。听写不是抄袭讲义,而是复制框架。有了框架,才有机会填写细节。在口述框架的过程中,你可以尝试把框架下面的想法填进去,这样你最后做题的时候,就能有东西来解释你写的东西。获得积分的要点(框架)。
第一轮背诵需要扎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你发现自己记不住前一天的某个部分,不要只是将进度图表化。最好先将其填写完整,然后再继续。当然,不要总是停留在这一点上。如果你发现自己记不住,说明你在基础阶段对教材没有理解,在强化阶段你的熟悉程度没有达标。念诵次数要求达到2遍。
3.冲刺阶段(11月-考试前)
11月份是第二轮背诵,重点背诵第一轮背诵的重点难点,仍然以框架为基础。但这个时候就需要辅助练题,练习套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要仅仅因为你觉得自己写不出任何东西或者无法完成它而跳过练习问题。不练题的结果就是,无论你记得多好,在考场上也会惨败。我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非常困难。凡事都有第一次。在练习中,我逐渐习惯了做题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12月份,政治背诵量有所增加,专业课所剩时间不多了。这时候背诵的重点应该是以前不熟悉的不熟悉的点,因为重点和难点都已经背下来了,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已经背下来了。活的。战前背诵晦涩的知识点,是为了防止做题走入歧途。例如,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定贤实验术语解释考试。即使在孙培清老师的《中国教育史》中,也只是带星号的附带说明。不过,虽说是考验,但只要你回顾一下颜阳初的人物介绍和四大教育方法,你就会明白,它实际上考验的是乡村教育理论。
最后,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自己画重点!只有抱着没有关键点都是考点的心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遗漏!
4. 重新测试
虽然我在初试中获得了第一名,但看到北师大的复试名单后,我还是感到担心和焦虑,因为成绩相差不大,而且我的专业复试比例达到了今年最高。17个中有6个,刷人率很高。需要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教育基础相关的书籍,并准备中英文的自我介绍。研究本专业领域导师的论文也是很有必要的。及时了解学术动态也可以为复试加分。最终并无危险。通过努力、坚持和充分的准备,我在复试中也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最终,我以初试、复试均名列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录取资格。
5.公共课程准备建议
英语
因为我非常喜欢英语,而且大学第二学位也辅修了英语,所以我对英语的复习还是比较容易的。 4-12月考试结束之前不要停止背单词,但不是从词汇书上背单词,而是从真实的考试文章中背单词。而研究生英语考试,真题永远是王道,而且永远不能学太多遍。我想给大家推荐几门课程,包括我当时的课程和参考书,包括何凯文的《长难句》课程。
B政治学
确实,政治学得太早,你会记不住,因为它与考试前后的时事热点话题密切相关。所以最好是10月开始。问题是用来研究的,只有研究过的问题对你来说才有价值,否则就只是一闪念。 12月,用精力背专业课复习大题,就不会尴尬到考场无事可写。
以上是考研410+高分的北师大教育学硕士的经验分享。想要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同学一定要认识到报考的难度,坚定信心。希望这篇关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考研经历的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相关文章:
第1篇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技巧(物理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 作者:admin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
第2篇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作者:admin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
第3篇 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人数(清华大学2018自主招生试题数学) 作者:admin
6月10日,清华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考试全面启动,2018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依然在全国设置多个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自主招生测试为初试和复试。一、笔试时间初试时间为6月10日上午9:00-12:00,共3个小时。二、笔试模式初试采用笔试形式,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清华理科笔试都是选择,共75题,数学35道题,
第4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答案(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十三套卷) 作者:admin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行旅行头行将就木行贿受贿B.给予给水自给自足不给面子C.测量掂量丈量土地量入为出D.应该应届得心应手理应如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脉搏扶直贫困晶莹寥若辰星B.焕发一幅对联关键性格不合C.提纲情有可原厮打连年歉收D.幅射绿草如茵松弛旁征博引3.依次填
第5篇 甲烷的氧化反应现象(甲烷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作者:admin
甲烷的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供大家参考,更多关于甲烷的氧化反应知识点详解请关注高考网。2016高考化学知识点: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氧化反应最基本的就是燃烧:甲烷完全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完全燃烧:2CH4+3O2=2CO+4H2O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