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以人为本 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理论源泉)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07:39:16

    2018年国考即将到来,在复习申论阅读申论范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去剖析期间的观点,更要让它成为你思路的一个引导,使你形成行云流水的写作思绪。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可以从模仿开始,由背诵、模仿优秀文章入手,多看、多读、多学。长此以往,自然而然融会贯通,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便会顺理成章的成为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久而久之,申论文章这一大难点,轻而易举就能攻克。为此,公务员考试网定期推荐精挑细选的优秀申论范文,供考生背诵学习参考。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背景材料】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新世纪我国进入矛盾的凸显期,种种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和威胁。无论是台风、洪涝、干旱、地震自然灾害,还是火灾、交通事故、化学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了威胁。近年来,抗击汶川地震、应对甲型流感、处置矿难、查处黑砖窑和“三鹿”问题奶粉等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各级政府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的必然选择,更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题目】

    阅读以上材料,并从当前实际出发,围绕“以人为本”这一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认识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

    3.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范文】

    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之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受经济领域矛盾尖锐化和各种观念交错影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具有“贞观之治”美誉的唐太宗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角度看待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实执政为民的执政原则,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本。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大多数原因都是由于政府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予以弥补。导致在群众不满的情况下,被一些非法分子肆意操纵,借机制造事端。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要关注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利益协调。禁止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惩治违法行为。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选择亲民爱民的执政方式方法。加强与民交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向群众发布政府真实信息,防止造谣信息传播最终引起群众对政府误会的事件发生。此外政府更要深入基层,关心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听取他们的诉求,积极回应他们的问题。杜绝领导干部在遇到社会群体事件时,随意动用暴力机关,暴力镇压群众的抗议。在处理不善的群体性事件上来看,领导干部不注重与民沟通解释,而是一味动用暴力,最终导致处理失当。

    《孟子》中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如何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孟子说,让百姓安居乐业而成就大业,是没有任何势力可以攻破的。当前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核心不变,就能保证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和谐。

    【点评】

    文章由群体性事件、《尚书》和唐太宗的名言警句点明文章的总论点,即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文章下文提出三个分论点,分别从服务理念、维护人民利益、执政方式方法等三方面进行论述,既体现了作者考虑问题全面细致,又能具体入微地指导实际工作;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操作性。

    题目没有规定文章题目,采取开放式的命题方式,考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擅长知识领域的优势,以使自己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本文的命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之基”,重点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和“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而“以人为本”是当前中央重点提倡的,这样命题有利于体现出考生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引起阅卷人的注意和重视。

    文章开题以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引出“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突显出“以人为本”和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性。从而引出后面文章的总论点——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下文写作做好了铺垫。

    第二、三、四段为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选择亲民爱民的执政方式方法三个方面论证政府在执政这个过程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文章论证的全面、完整。结尾再次以《孟子》中经典治国方略重点指出“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呼应文章开头,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性,深化了文章主题,同时也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可读性。

    全文整体结构完整,主要采取并列式论述,文章脉络清晰,其中引典和举例使得文章生动性和可读性大大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文章论证性。

    以上为公务员考试网每日甄选优秀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完整内容,希望对考生复习申论带来深刻的借鉴意义,对其提升申论写作水平能有切实的帮助效应。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的区别    作者:李昊腾

       一般来说,财政拨款指的是财政全额拨款,公务员身份人员都享受财政全额拨款,有一些教师也享受这个待遇,他们是国家或者省市在编人员,人员开支由国家或者省级财政核算资金据实拨付到本级财政发放工资;而财政补贴人员指的是一部分事业人员,他们的工资国家或者省级财政部分或者不承担,全部或者部分工资由本级财政负担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在编制上也属于地方编制(国家、省级招考事业人员除外),通常上,这两种分别叫做财政补贴与财政拨款。


      第2篇    2014滨州市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文桌

       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滨州市2014年考试录用人民警察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届毕业生;


      第3篇    2014年泰安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作者:李昊云

       2014年泰安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泰安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下同)。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


      第4篇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作者:李巧瑜

       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公务员?凡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和《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以下简称《简章》),及公安机关招考简章中规定的职位资格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职位的公务员。2.哪些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下列人员不能报考公务员:(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公务员主管部门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录纪律行为且不得报考公务员的人员;(3)公务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4)现役军人;(5)在读非应


      第5篇    2014年济南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须知    作者:李昊瀚

       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聘须知1.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相关规定,凡是符合《2014年济南市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规定的条件及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者,均可应聘。2.哪些人员不能应聘?(1)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不能应聘,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2)现役军人;(3)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4)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应聘人员不得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