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考研

    政治2014考研真题(2014年考研政治选择题答案)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22 11:42:44

    战争尚未开始,但硝烟已弥漫。 2014级考生目前奋战在备考第一线。以下是考生综合现代史大纲题的一些重要题型。我希望它能够帮助考生节省一定的时间甚至更多。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合问答

    1、近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与评价。

    19世纪初,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亚洲,英国占领印度,入侵阿富汗、新加坡、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并变本加厉地对中国进行侵略。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竞争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11月7日在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 1929年至1933年,世界范围内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与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力量一道,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三百年来以维持欧洲列强均势为核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华民族苦难的侵略历史。超过100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变化产生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但也增加了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本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结构调整的难度和外部冲击的风险,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换句话说,它是一把双刃剑。

    进入21世纪,国际格局继续向多极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为我国建设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功还是无效、正当还是无理?讨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和历史选择。

    总的来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徒劳的、无理的。当然,不能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完全无效。例如,鸦片战争唤醒了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有功入侵中国”完全不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客观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无意识的历史工具。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日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重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各个方面控制和操纵中国。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中国神圣主权,瓜分中国领土。他们侵占领土,夺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外交权利等诸多特权;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地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采取来华传教、办医院、办学校、招收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其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此外,帝国主义列强在侵略过程中还杀人、放火、抢劫财产。他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精神损失和伤害。

    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人民开始吸取教训,想办法救国抗敌。中国人民开始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中国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救亡图存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经千辛万苦,不畏流血和牺牲,探索出了一条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的出路。 1898年的维新运动和1888年至1899年的甲午战争之后的1911年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下进行的。这些奋斗和探索,点燃了中华民族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描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经济、政治、文化、滔天罪行等,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同时揭露侵略者的误导性说法说“入侵中国有功”。)

    3、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出发,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和进展性。

    必要性: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了进行革命的必要性。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太紧、太深。他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势力强大,不经过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是无法摧毁的。第三,改革本身的弱点和改革过程中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革的流产。因此,近代中国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制造的,而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酷压迫下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产物。没有革命,中国就不可能进步,改革之路就走不通。近代各种改革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

    进步性:近代中国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1911年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民主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它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和思想习惯发生积极变化;它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五四运动打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所没有的特点。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这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出新的面貌。他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式进行革命斗争,并开始探索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过曲折艰苦的斗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代表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

    4、从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历史磨难和最终胜利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经历了反帝侵略、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等一系列困难和挫折。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打败,而是凭借着一种力量走到了今天,而这种力量就是——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我们必须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这种精神,并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之一就是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抗日救国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不为亡国之奴”、“誓救民族于危难”的爱国精神,激励着全国亿万人民。各阶级、各党派团结一致,团结一致面对外部世界。说明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力量。凝聚。这种精神支撑着我们取得最后的胜利。

    团结合作精神: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共同战斗,挫败了日军的图谋,取得了速胜。抗联士兵在白山黑土上活动,回民支队闻讯惊恐不已。全国各界成立救国联合会,捐款捐物。台湾同胞更是用65万烈士的鲜血换来了台湾的解放。团结协作,使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还是八年抗战,中国近代史都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史诗。以抗日战争为例。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中国军民顽强前行。压倒性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取得平型关伟大胜利; 1938年3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灭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十二师团。团队……这种精神引导我们走向更大的辉煌。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我们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我们民族自尊、自信、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生动体现。当然,这种传统的深刻性必须与时代的深刻性深度融合,才能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当今世界,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经济实力、技术实力是物质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总结历史经验,从那段悲惨的历史中汲取力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奋力拼搏,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国家的。 (注:回答问题的思路是回顾历史,看到中华民族精神并探讨,结合现实展望未来)

    5、论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作出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和进展性。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证明,不触及封建主义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其他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方案,无法完成救国救民的民族使命。反对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此时,俄国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融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个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

    (一)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主义。

    (2)当时的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

    (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它团结工农兵等,有坚强的群众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内部的指导理论。

    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1911年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开辟了争取斗争胜利的新通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就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创性的事件”。从此,“中国改变了方向”。

    正确性: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明确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深入工人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政党,它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从根本上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它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基本线索,指明了胜利之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工人阶级、为了人民。那些有志于为解放事业服务的人,敢于相信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政党和团体无法解决的中国革命的目标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政党和团体没有采取的依靠群众的革命方法。这种情况表明它能够成功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这也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和它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它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消除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6、讨论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历史主题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奋斗的历史,就是在解放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发展生产力。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现代历史的主题。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有四大主线: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扩大国际参与、进入民族世界的历史进程。

    (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谋求富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求是、选择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证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是通过四个历史主线体现的。

      相关文章:


      第1篇    减法的四种算法(减法的四个运算定律)    作者:admin

       8月底,考研大纲即将公布。预注册将于9月进行,正式注册将于10月进行。考研初试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朋友们早出晚归,努力复习、收集各种材料。很多人的状态可以用“忙、累、慌、乱”来形容。是不是意味着复习越努力、收集的信息越多,考研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呢?并非如此。考研,你要学


      第2篇    mpa管理类联考考什么(管理类mpa联考过国家线难吗)    作者:admin

       1.学校声誉虽然MPA的学习内容与各学校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但附加课程却明显不同,具有很强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和重点与各学校的专业特长和教学领域有很大关系。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有以海关为主的课程,农业院校有以农业或扶贫为主的课程等。考生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喜好考虑学校的声


      第3篇    考研政治真题试卷pdf(考研政治真题试卷2022)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主要从五个角度论证研究生政考试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研究生政治考试试卷是研究生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真题真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应对考试。其次,通过分析真题,可以了解考研政治的考点和命题思路,有助于提高备考效果。第三,通过分析真题,可


      第4篇    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2020年云南大学研究生)    作者:admin

       云南大学研究生2023录取摘要云南大学是云南省重点大学之一,以优良的学风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而闻名。随着时间的流逝,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即将拉开帷幕。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论证并详细介绍云南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性以及招生政策的变化。1.录取政策的变化云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2023年招生


      第5篇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研究生好考吗(南京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    作者:admin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摘要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经历。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证这一点,包括准备计划、复习方法和技巧、面试准备、学术研究和准备阶段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我在考研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希望对即将考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