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3年河北省考行测答案(2013年河北省考职位表)
- ·下一篇文章:
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不是所有的战略方案都会有风险和困难)
在学习行测主旨观点题时很多同学会问一个问题:是不是选对策选项的正确率极高?在考试的时候是不是直接选对策选项就可以?其实,并不是。是否选择对策选项,需要分析行文,从而确定重点句是否为对策,以及选项的对策表述是否是文段对策句的同义转述。中公教育接下来就通过一道例题来看一下什么样的对策选项是不能选的。
【例题1】传统的史学研究,由于其对象大都是“不能说话的”档案和文献资料,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它们只是扮演“法官”角色的研究者们审判的“被告”,而这个被告在法庭上没有任何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所以,不同的“法官”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造成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运用同样的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却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B.运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
C.研究历史还应注重运用“能说话的”史料
D.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研究
【答案】A
【中公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理解,第一步还是需要梳理文段的行文结构,确定重点句的位置。文段首先以“法官”和“被告”的比喻说明了传统史学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间的关系,并指出传统史学研究的对象的特点——不能说话,不能为自己辩护;然后以“所以”引出文段的结论:“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因此文段为因果文段,正确选项需要和结论同义转述。A项准确地概括了文意;B项的“应当谨慎,不能武断”是对文段内容的引申理解,文段并没有说传统的史学研究不谨慎、比较武断,排除;C项主观臆断,文段没有提及要使用“能说话的史料”,属于过度推断,排除;D项由“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可知,文段并非批判规则不统一,而是强调相同材料依然会使结果不同,排除。 故本题选A。
同学们在做行测主旨观点题时,选项对策没有对症下药,也就是选项对策与题干问题无关时不选对策。所以同学们还是需要加强行文分析的能力,同时要明确重点,找准选项。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
第1篇 不是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整体最优解(不是所有的战略方案都会有风险和困难) 作者:admin
在学习行测主旨观点题时很多同学会问一个问题:是不是选对策选项的正确率极高?在考试的时候是不是直接选对策选项就可以?其实,并不是。是否选择对策选项,需要分析行文,从而确定重点句是否为对策,以及选项的对策表述是否是文段对策句的同义转述。中公教育接下来就通过一道例题来看一下什么样的对策选项是不
第2篇 2013年河北省考行测答案(2013年河北省考职位表) 作者:admin
河北省201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河北省201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河北省201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
第3篇 06年国考判断推理典型真题与精解题(2006年国考行测答案) 作者:admin
(一)2006年国家一类考题第54题54.D【解析】横着看,第一行,三个图由左向右,分别由右倾对角线,左倾对角线和中间平分线划分而成。且这三个图中每个图的两个部分中的元素各不相同,自左向右依次是圆中十字线加黑点、黑块加圆中黑点、圆中方块加十字线。第二行,分别为左倾对角线,中间平分线,右倾对角线。每个图的两个部分中的元素与第一行相比并
第4篇 以互联网+推进社会治理加速度(互联网+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申论) 作者:admin
5月2日,公务员考试申论研究室推荐的申论范文以“以“互联网+”推进社会治理“加速度””为话题。网校(公务员考试视频课程网校)认为,多看范文比申论万能模板要有用得多。下面这篇文章考生可参考。以“互联网+”推进社会治理“加速度”中国免费午餐基金的成功,源于“互联网+社会组织”的新思维;新加坡民情搜集工作的
第5篇 中国纤维检验局改革(中国纤维检验局党委办公室) 作者:admin
中国纤维检验局棉花质量监督处科员棉花质量监督信息化工作001001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及以上不限无限制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英语四级以上。中国纤维检验局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科员负责纤维检测仪器的检定、维修和管理工作。002001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1机电一体化本科及以上不限二年具有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