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分析行文思路答题模板(分析行文思路)
- ·下一篇文章:
关于读书的申论范文(关于读书的言论)
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5、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9、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10、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1、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对联集锦》
12、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13、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1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5、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16、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林语堂
17、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18、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
19、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20、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2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孔子
22、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23、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24、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25、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2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7、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2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29、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30、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31、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32、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33、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3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5、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3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3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38、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39、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4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关于读书的申论范文(关于读书的言论) 作者:admin
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5、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
第2篇 分析行文思路答题模板(分析行文思路) 作者:admin
在行测言语理解的主旨观点类的题目中,有很多同学知道需要去分析文章的行文脉络来确定文章的重点。但是很多同学的疑问是:我分析了行文,但是我怎么知道哪句话重要而哪句话不重要呢?甚至很多同学觉得,每句话都挺重要,是不是就应该选最能囊括全文所有内容的答案最合适呢?其实并不是。我们要想确定文章的重点,就必须在分析句子之间关系的时候问这么一个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到底是谁为谁服务?比如以
第3篇 判断推理反向验证法(反向验证法中公)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逻辑判断占有一定比例,其中重点部分是可能性推理题型。可能性推理主要考查的是加强型和削弱型,针对加强型中的前提型题目如何快速确定需要补充的前提?除了正常的进行加强分析以外,可以通过反向验证法进行快速解题。反向验证法简单地来说就是将选项进行否定之后代入题干,如果这个否定的选项对题干论点不产生任何影响,所以这个选项是可有可无的,即不是必备前提。反之,要是
第4篇 化学常识选择题100道及答案(化学常识知识大全) 作者:admin
近期已经进入了事业单位备考的高峰期,面对备考环节,总有同学会觉得除了政治和法律的常规部分之外,其他特别杂乱的内容不知道如何着手,而这种常识题又是无法避免的,今天我们简要介绍一些化学常识中的误区,并进行一些
第5篇 公务员面试如何说的自然(公务员面试自己怎么练) 作者:admin
2017国考面试大战即将拉开序幕,而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处于绝对地位的综合分析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考生必须处理好的工作之一。要想真正处理好这面试第一关,必须真正了解此类题型特点,以及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考官的意图,来获得考官的认同。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综合分析作为面试考场必考的内容,通常作为首题来考察考生对时事的熟悉度和认知的深度,以社会现象和热点,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