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哲理类申论(公考哲学题)
- ·下一篇文章:
推出关系的推理规则(行测直言命题推出关系)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梳理一下行测逻辑判断当中的一个重头戏:假言命题,因为必然性推理是逻辑判断中必考的一部分,而假言命题则是必然性推理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一定要会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假是假设,言就是说话,所以假言命题实际上是表示假设关系的一句话。其实,说到假言命题,考试时就可以直接看成是充分必要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推理关系。
那么到底该如何推呢?先说充分条件,什么是充分条件呢?记住四个字——有它就行!
其实,我们辨别它的关联词就好了,刚才的例子中的关联词是“只要,就”类似于这样的联结词还有:“如果,那么”“若,则”“要想,就必须”等。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只要看见了这些联结词,就直接可以前推后啦。同理可知必要条件,那我们记住四个字——没它不行!我们写成推理的形式就是:嫁⇒大房子。那我们就记住:“必要条件后推前”,当然啦,这个时候我们判定必要条件的方式还是看关联词,这样的联结词有:“只有,才”“A是B的前提/基础/保障/基石/必不可少的条件”“除非,否则不”等。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只要看见了这些联结词,就直接可以后推前啦。
为什么是“除非,否则不”呢,我们一般不是说“除非 ,否则 ”吗?那我们来看看如果“除非,否则不”是后推前,那“除非 ,否则 ”到底是谁推谁呢?
举个例子:除非今天下雨,否则我们去爬山。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今天没爬山,那么说明一定下雨了。我们就可以写成:不爬山⇒下雨。所以,以后看见“除非,否则”就直接“否后推前”就OK啦。
所以,大家对于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重点还是应该记住联结词,记住联结词就可以把推出关系符号化。在考试过程中,遇见这些联结词就可以直接进行推理了。
考生们是不是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演练一下呢,下面以两道题为例:
【例题1】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这个题干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和“只要,就”,两个关联词,所以可以判断出这个题目是考察假言命题,两个都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关联词,所以都是前推后,
写出推出关系就是:
(1)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
(2)涨幅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例题2】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就这个关联词,所以可以判断出是考察假言命题,但是后面的命题则没有很明显的关联词,此时就要注意一些关键词,像“必须”,“不可或缺”这两个关键词,说明他所描述的条件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必不可少的也就是必要条件,所以整个题干的命题可以描述为:
(1)如果有效率运作经济,那么创造财富而变富有;
关系式:有效率运作经济⇒创造财富而变富有
(2)如果想保持政治稳定,那么财富公正分配;(财富公正分配是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
关系式:想保持政治稳定⇒财富公正分配
(3)如果财富公正分配⇒那么结束经济风险;
关系式:财富公正分配,结束经济风险
(4)如果经济有效率运作,那么风险存在;(风险存在是经济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
关系式:经济有效率运作⇒风险存在
大家都推对了吗?如果有任何不解或疑惑,随时来中公教育咨询。
相关文章:
第1篇 推出关系的推理规则(行测直言命题推出关系) 作者:admin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梳理一下行测逻辑判断当中的一个重头戏:假言命题,因为必然性推理是逻辑判断中必考的一部分,而假言命题则是必然性推理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一定要会假言命题。假言命题:假是假设,言就是说话,所
第2篇 哲理类申论(公考哲学题) 作者:admin
申论,从严格意义上讲,其实和古代的“八股取士”中的“策论”相同。考试都是纸上谈兵,至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其实并不可能马上做出调研和论证。所以这里面就有个理论和实际的差距问题,而这也正是申论可以速成的根源所在。这也好比相亲,花前月下,不一定看的很真实,是东施还是西施,很难做出判断,所以有蒙混过关以次充好
第3篇 新年年俗文化(新年文化传统)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面试热点话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热点背景: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有的通过全影息技术沉浸式的感受文化魅力,有的在博物馆观看“评弹”“折子戏”等传统文化节目,有的在博物馆品尝传统美食。文化逐渐成为人们过新年的主题,而且成为一种趋势。热点预测:春节期间,除了选择出行
第4篇 刚柔并济治理社会(刚柔并济助推社会治理) 作者:admin
刚柔并济重建社会信任从商鞅立木取信,到季布一诺千金,再到中学生撞宝马留道歉信。。。诚信对于公民而言,是个人美德,无信则不立;对于家庭而言,是良好家风,无信则不睦;对于企业而言,是黄金资产,无信则不兴;对于国家而言,是公序良俗,无信则不宁。这是最好的时代,但也是猜忌怀疑的时代,无论是困扰中国人已久的“扶不扶”问题,还是最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罗尔
第5篇 刑法分则各类罪名(刑法分则罪名概念汇总) 作者:admin
【导读】刑法分则的罪名考察是每年事业单位考试的重点内容,有时省考国考也会涉及到。刑法分则罪名较多,但有主有次,每年考察的内容集中在一部重要罪名上,比如抢劫罪/抢夺罪/绑架罪/交通肇事罪等等一些罪名。但是有的罪名与罪名之间的界限很模糊,所以学员有时做题区分不开,导致失分,这些罪名的区分有时会涉及到很专业的法理学知识,如果以法律理论解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