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常德市人力资源考试院|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 > 题库 > 行测模拟题

    教师招聘答案2021(教师招教师题库及答案)

    作者:admin  来源:www.cdrsks.cn  发布时间:2024-08-12 10:20:04

    教师招聘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教师的一般智力水平似乎同教学的成功有高相关,但事实表明,教学的有效性,如果从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进步,从校长和监督人员的评定来看,同教师的智力水平仅只有微小的相关。

    2.【答案】B。解析: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3.【答案】A。解析: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因此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学习者属于避免失败者。

    4.【答案】D。解析: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专业结构不断更新、发展和丰富,教师专业素 质不断成熟的过程。专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5.【答案】A。解析: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B。解析:认知性是指问题解决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即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

    11.【答案】B。

    12.【答案】A。解析:学习风格包括生理要素、心理要素和社会要素,其中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主要指个体对外界环境中的生理刺激(如声、光、温度等),对一天内的时间节律以及对接受外界信息的不同感觉通道的偏爱。

    13.【答案】C。解析:场依存学生偏爱听取他人意见,但自制力比较差,善于沟通合作,因此适合合作学习。

    14.【答案】C。解析: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要学习该命题,必须获得“圆”、“直径”和“半径”等概念。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D 。

    20.【答案】B。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D。解析:学习者在学科学习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有结构的问题,它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操作都是具体明确。

    26.【答案】C。

    27.【答案】C。

    28.【答案】D。

    29.【答案】B。解析 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例如历史事实、数学原理、观点信念都属于此类知识。

    30.【答案】B。

    31.【答案】C。解析: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

    32.【答案】C。

    33.【答案】B。解析:在关注情景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34.【答案】C。解析:智慧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

    35.【答案】B。解析: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

    36.【答案】D。解析:负强化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小明的妈妈撤销了洗碗的厌恶刺激,增加了小明完成作业的行为。

    37.【答案】B。解析:效果律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教师的表扬与反馈属于效果律。

    38.【答案】A。

    39.【答案】B。

    40.【答案】B。解析:得到老师的赏识属于社交需要,也是需要被爱的一种表现。

    41.【答案】D。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题目中,狗鼻子的构造是原型。

    42.【答案】C。解析:继时性认识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同时性和继时性不是加工水平的差异而是认知方式的差异。

    43.【答案】B。解析:所谓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44.【答案】C。

    45.【答案】B。解析: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青少年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方面并不平衡,生理发展快于心理发展,这导致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

    46.【答案】C。

    47.【答案】C。解析:高原现象是指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C选项没有出现高原期。

    48.【答案】D。解析:场独立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观感觉,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49.【答案】B。解析: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因素包括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同理心。

    50.【答案】B。解析:观察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题干中学生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而欺负其他同学就是观察学习。

    51.【答案】C。解析:迁移是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入乡随俗是对新环境的适应,不属于迁移。

    52.【答案】B。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属于组织策略中利用图形的方法。因此,答案为B。

    53.【答案】D。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教师的期望效应。

    54.【答案】C。

    55.【答案】D。

    56.【答案】C。

    57.【答案】C。解析: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58.【答案】A。解析:有意义学习含义是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也就是说学生理解新学习材料的过程;而机械学习不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也就是不强调对新知识的理解。

    59.【答案】B。

    60.【答案】B。解析:该老师的做法是用课堂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和进步,体现其了解课堂评价的理论技术,通过评价改进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

    61.【答案】B。解析: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在学生对概念的关键特征有了基本理解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呈现变式来帮助学习者辨明概念的无关特征,更精确地理解概念的含义。通过变式,学习者可以看到概念应用情境的各种变化,促进对概念的灵活应用。题干中“含直角”是本质特征,变换“直角的方位”是无关方面的特征,为的是突出本质特征。

    62.【答案】A。

    63.【答案】B。

    64.【答案】B。

    65.【答案】B。

    66.【答案】B。解析:模象直观指模拟实物的直观方式。

    67.【答案】A。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68.【答案】C。

    69.【答案】C。

    70.【答案】C。解析:科尔伯格认为带有冲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儿童通过对假设性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因此,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71.【答案】B。

    72.【答案】A。解析: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的主要方法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其中测验法是基本方法,测验有口试、笔试、操作测验等多种具体方法,其中,笔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故答案应选A。

    73.【答案】D。解析:艾里斯提出了理性情绪辅导方法,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不合理观念导致了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所以,此题选D。

    74.【答案】D。

    75.【答案】A。解析:所谓的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熟练程度达到 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

    76.【答案】B。解析: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作出反应得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学习者在研究和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77.【答案】B。解析: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78.【答案】A。解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增强记忆的方法包括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要及时、复习要合理、复习方式多样化、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适当超额。

    79.【答案】A。解析: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往往是两种思路的综合形式“规——例——规法”,一般是先给出一个定义,接着呈现几个例子,然后分析这些例子是如何说明这一定义的。

    80.【答案】B。

    81.【答案】A。解析: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消极性和 枇判性的部分,指导人们该怎样活动,当其做了违背良心的事就会产生犯罪感.后者是 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例如—个儿童希望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由超我中的自我理想部分所引起的。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

    82.【答案】A。

    83.【答案】C。解析: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84.【答案】B。

    85.【答案】D。

    86.【答案】A。解析: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和创造力等,其中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87.【答案】A。

    88.【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比例智商的计算的考查。小明5岁,通过了所有5岁和6岁的题目,所以具有6岁的智力年龄,根据智商公式IQ = (MA/CA)×100,得出小明的智商是12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89.【答案】B。解析:A指向了具体事物--图书馆,是指向功能;CD属于维持和调节功能。

    90.【答案】C。解析:应激是指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强调外界的压力。考试怯场属于应激。

    91.【答案】C。

    92.【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注意的品质的生活中实例。司机开车手脚耳眼并用体现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指向不同多种的对象活动。因此,本题选择B。

    93.【答案】B。解析:无意注意又称为不随意注意,是不需要意志努力,也没有预定目的的注意,题干当中学生注意到球场的欢呼声是被动的、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所以属于无意注意。

    94.【答案】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首创的视觉悬崖是一种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用来评估婴儿深度知觉的一种能够产生深度幻觉的平台式装置。

    95.【答案】A。解析:平衡觉:也叫静觉或姿势感觉。这种感觉能够发出关于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如加速或减速)。

    96.【答案】A。解析:强度律指的是对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感知得清晰。一般人对雷鸣电闪是容易感知的,因为它的感知强度很高,而对于昆虫的活动,如对蚂蚁行走的声音就难以觉察。因此,在实践中,要适当地提高感知对象的强度,并要注意那些强度很弱的对象。抑扬顿挫是说教师语言的感知强度很高,所以是强度律。

    97.【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

    98.【答案】B。解析: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

    99.【答案】C。解析: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在一项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学习32个单词的词表,并在学习后要求他们进行回忆,回忆时可以不按原来的先后顺序。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那些项目,而最后回忆起来的是词表的中间部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而开始记得单词比中间牢是因为开始只受后摄抑制,不受前摄抑制,AB选项说的不全面,不能选。

    100.【答案】A。解析: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其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平均值为7。

    101.【答案】A。解析:信号功能体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传递给别人并加以影响,是非言语沟通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信号意义。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教师招聘答案2021(教师招教师题库及答案)    作者:admin

       教师招聘专项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教师的一般智力水平似乎同教学的成功有高相关,但事实表明,教学的有效性,如果从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进步,从校长和监督人员的评定来看,同教师的智力水平仅


      第2篇    何老师班上的小龙 经常迟到旷课(何老师班上的小龙是谁)    作者:admin

       材料分析题何老师班上的小龙,经常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还欺负同学。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后,何老师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向他父母告状。到小龙家时,何老师惊奇地发现他正在做家务,见到何老师,小龙吃了一惊,但还是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回房间。在同小龙父母交谈后,何老师了解到小龙家庭贫困,父母早出晚归,于是何老师


      第3篇    影响分析怎么写(影响分析的基本分析思路)    作者:admin

       申论写作总字数1000字左右,除去开头和结尾,分论点部分的写作约750字,是文章写作的主体部分,如果主体部分写作不顺畅,整个作文将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而如果申论作文没有写完,对这场考试来讲,将是一场灾难。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分论点清晰有效的完成,成为备考的关键。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就教给大家轻松完成分论点写作的方法之一:影响分析法。讲方法之前,先明


      第4篇    民生事业问题(事业单位民生岗位是什么)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大家提供面试热点,面试热点问题等精彩内容。今日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民生实事“由民做主”。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还包含:面试技巧、面试热点,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热点背景2月24日,株洲芦淞区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的146名人大代表,投票选出该区2021年区政府“八大民生实事项目”。株洲成为


      第5篇    抽丝剥茧是什么短语结构(抽丝剥茧般的分析)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导读】行测主旨题怎样“抽丝剥茧”找主旨?事业单位行测答题技巧,中公行测网为你备考行测加油!一、锁定特定字眼找主旨主旨观点型题目的答案通常具有一定深度,基于此特点,锁定材料或选项中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常德市人力资源考试院
    常德市人力资源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