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职人员四风是什么(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懈怠)
- ·下一篇文章:
均值不等式快速解题例题(均值不等式难题解法)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题库:均值不等式快速解题。
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的一大难题,很多考生都会去选择性做3~5题,均值不等式的题目是考生们可以选择做的,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均值不等式。
一、均值不等式的定义
若a、b均是实数,则:,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二、均值不等式的推论
1、两个数的和一定,两个数的乘积有最大值,当且仅当两个数相等时乘积最大。
2、两个数的积一定,两个数的和有最大值,当且仅当两个数相等时和最大。
三、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例1、要建一个周长为20米的长方形围栏,要求长和宽都是整米数,请问围栏的面
积最大多少?
A.10平方米 B.15平方米 C.20平方米 D.25平方米
【答案】D。中公解析:长方形的周长为20米,假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和b,则a+b=10,由推论1可知,当a=b=5时,ab最大,此时长方形的面积ab=5×5=25平方米,选D。
例2、某商品的售价为25元,成本为15元,每天可销售20件,每降价1元,销量可增加5个,当定价为多少的时候,利润最大?
A.23 B.22 C.21 D.20
【答案】B。中公解析:总利润=单利×数量;原来一个的利润是10元,可以卖20个,当每降价1元,利润也会少1元,假设降价x元,则利润应该为10-x,此时的数量为20+5x,总利润=(10-x)×(20+5x)=5(10-x)(4+x) ;令10-x=a,4+x=b,由推论1可知,此时a+b=14,当且仅当a=b=7时,ab的值最大,所以10-x=4+x=7,x=3,降价3元,定价应该为25-3=22,选B。
例3、某商品的售价为30元,成本为15元,每天可销售20件,每降价1元,销量可增加5个,当定价为多少的时候,收入最大?
A.13 B.15 C.17 D.19
【答案】C。中公解析:总收入=售价×数量;原来一个的售价是30元,可以卖20个,假设降价x元,则售价应该为30-x,此时的数量为20+5x,总收入=(30-x)×(20+5x)=5(30-x)(4+x) ;令30-x=a,4+x=b,由推论1可知,此时a+b=34,当且仅当a=b=17时,ab的值最大,所以30-x=4+x=17,x=13,降价13元,定价应该为30-13=17,选C。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熟练掌握均值不等式的用法将提高各位考生此类题目的做题速度,均值不等式常体现在几何问题和利润问题中,特别是推论1,值得注意的是在利润问题里面最大利润和最大收入是不一样的,希望考生都能掌握此方法,离上岸更近一步。
相关文章:
第1篇 均值不等式快速解题例题(均值不等式难题解法)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题库:均值不等式快速解题。数量关系是行测考试中的一大难题,很多考生都会去选择性做3~5题,均值不等式的题目是考生们可以选择做的,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均值不等式。一、均值不等式的定义若a、b均是实数,则:,当且仅当a=
第2篇 公职人员四风是什么(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工作作风懈怠) 作者:admin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业规范:反四风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一、四风问题的表现一是形式主义,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是追求形式、不重实效,图虚名、务虚功、工作不抓落实。二是官僚主义,群众最不满意的是办事推诿扯皮多,效率低下,不作为、不负责任。三是享乐主义
第3篇 传承与创新议论文申论(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前行的两个轮子) 作者:admin
备考2019年省考,在复习申论阅读申论范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去剖析期间的观点,更要让它成为你思路的一个引导,使你形成行云流水的写作思绪。公考资讯网建议考生:可以从模仿开始,由背诵、模仿优秀文章入手,多看、多读、多学。长此以往,自然而然融会贯通,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便会顺理成章的成为自己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久而久之,申论文章这一大难点,轻而易举就能攻克。为此,公考
第4篇 浅谈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体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admin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中,各地出现了不少新农村建设的好典型,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为使新农村建设能够持久地健康发展,应从认识上和行动上注意避免以下三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在传统管理体制惯性作用下,出于对政绩的追求,急于求成,搞典型、搞模式、搞一刀切,使新农村建设陷入花架子的误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
第5篇 如果是不确定型生产决策可以采用的生产决策分析方法有(假定在一个具有不确定的世界里,有两种可能的自然状态) 作者:admin
在逻辑判断的考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题目让考生感觉给定条件似乎是不充分的,仅仅根据给定条件直接推理没有办法确定真假,这个时候就需要考生自己去进行假设,人为假定一种情况进行推理来验证,如果假设条件推出的结果与题干不矛盾,假定条件即可能为真。如果假定条件推出的结果与题干矛盾,假定条件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