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类比推理符号(什么是类比推理写出类比推理的表示形式)
- ·下一篇文章:
尊重历史真相(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
历史故事可以鲜活生动,但保证民众读到真实的故事,接受准确的党史国史,是满足民众需求的底线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关闭“这不是历史”等133个传播歪曲党史国史信息的微信公众账号,并表示将加大网络执法力度,深入查处即时通信工具平台网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生于一个有着漫长记忆的国家,真实全面地了解我党我国的历史,是每一个国人自然的心理需求。新媒体时代各种历史类题材内容的繁荣,总体说来是一种好的现象,说明在我们的国家,民众渴望了解更多历史细节、渴望完成民族形象的文化重塑,对历史的热情,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浪潮。
但如果灌入这股浪潮的不是源头活水,而是污水残垢,利害就会在瞬间倒转。“研究”历史,如果不是在全面、系统占有翔实史料的基础上,把握历史事实的总和阐述其内在联系,也就无法总结出真正的历史经验,揭示出真正的历史规律。微信公号“这不是历史”曾针对八国联军侵华、平型关大捷等发布过各种所谓“考证”帖子。所采用的办法基本是随意剪裁和拼凑史实,或是牵强附会、以点代面,或是以偏概全、指鹿为马。
值得反思的是,这样糟蹋历史本意的微信公号,到底“热”从何来?它们的文章,往往打着“揭秘”“这才是”“你不知道”等噱头。点开以后,里面“揭开”的历史故事、轶闻秘事,也确实跟传统的历史读物风格不同,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再加上网络推手的帮助,使得读者一看阅读量和朋友圈,以为和我一样“围观”的并不在少数。于是,凭空制造出一层“热门话题”的压力,人们一开始或许是将信将疑,但却乐于在酒桌饭局上常拿这些“秘辛”作为谈资、津津乐道。时间长了,假的也就成了真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历史观。
有一次,因工作需要到图书馆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时,发现以前看到的这些“秘史”,与权威史学著作中的记载并不一致,有的内容甚至与史实南辕北辙。刚开始,笔者还以为可能是正史为先人讳。可几经查阅,细细推敲,却发现里面很多文章,不仅内容与史实相差甚远,逻辑上也是前后矛盾,完全说不通。这样的文章,经过微信公号大肆传播,恐怕会让很多人对历史产生误读。
有人可能会说,微信上读文章,不就图个消遣?这话并没有错,尤其在专业性的研究著作门槛比较高的现实情况下,针对类似的需求更有市场。但保证民众读到真实的历史故事,接受准确的党史国史,无疑是满足民众需求的底线。这些公号运营者,不仅违反移动互联传播的“七条底线”,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读这样的内容,即使再吸引眼球也不是消遣,而是被人消遣。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零星传播假史歪史看似小事,如果不加整顿,长此以往却会搞乱人们的思想。上世纪80年代,苏联社会上就曾经出现过大量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抹黑苏共历史的片面历史内容。比如诬蔑十月革命使俄国离开了“人类文明的正道”,诋毁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迷误”等,结果导致了全民族精神支柱坍塌,自我否定成为主流,成为苏联分崩离析的致命缺口。
关掉歪曲党史国史信息的公众账号,令许多严肃历史学家拍手称快,但公众对历史知识的阅读渴求和悦读愿望并没有消减。从这个意义上讲,关闭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更值期待的是,如何让历史更加真实系统、同时也通俗易懂地进入大众传播,在牢牢扼住假史歪史传播关之后,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权威历史“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关文章:
第1篇 尊重历史真相(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 作者:admin
历史故事可以鲜活生动,但保证民众读到真实的故事,接受准确的党史国史,是满足民众需求的底线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关闭“这不是历史”等133个传播歪曲党史国史信息的微信公众账号,并表示将加大网络执法力度,深入查处即时通信工具平台网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生于一个有着漫长记忆的国家,真实全面地了解我党我国的历史,是每一个国
第2篇 类比推理符号(什么是类比推理写出类比推理的表示形式)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判断推理题库类比推理的“括号式”。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类比推理在考试中常见的有三种题型,两项式、三项式、括号式。类比的考点比如概念间的关系,言语关系都是通过这三种题型呈现出来。括号式对于一些考生来说常常不知如何下手解题,所以我们一起来了解类比推理的“括号式”。在做括号式题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见
第3篇 灯塔烟台党建2020烟台公务员录用专题(2019年烟台公务员招聘职位表) 作者:admin
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有关规定,现将2019年烟台市考试录用公务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报考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3年3月至2001年3月期间出生),2019年应届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8年3月以后
第4篇 申论做题时间如何分配(申论备考怎么安排时间合理) 作者:admin
对于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说,不同的科目需要掌握和了解的知识不同,那么他们的备考方法也有所差异,考生只有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才可能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获得优秀成绩。华图教育针对申论部分,带来《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申论复习的学习方法与时间分配》,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就申论而言,要想在有限的时间
第5篇 申论归纳概括能力怎么提升(国考申论概括题答题规则) 作者:admin
归纳概括题是申论五大题型中的基础题型,虽难度适中,但这种题型却是作答其他题型的基础,也常与其他题型混合考查,归纳概括能力贯穿于作答其他题型的过程中。因此,熟练掌握归纳概括能力非常重要。中公教育在此进行展开分析。一、何为归纳概括能力近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