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流行语我太难了的材料作文(流行语我太难了作文)
- ·下一篇文章:
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是什么)
一、综合分析和逻辑判断的思维解题
在上篇文章分析过常识判断解题技巧一:比较选项,选择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为答案,如果我们说上篇是从命题人角度来破解答案,那么这一节要讲的是我们第二个技巧:运用综合分析和逻辑判断的思维来解题。也就是,其实很多时候命题人在出错误选项时,这些错误选项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或者说存在某些逻辑或者常识上的错误,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去推出正确答案。
二、真题讲解思维方法
例1、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可行的是:( )(200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卷第13题)
A.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现象
C.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D.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对于有的选项,可以假设其成立来推出其矛盾,如果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都能用于伤口消毒,那为何要将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区分开来,从这一角度可排除A项,再看D项,如果吃馒头可以比葡萄糖水快,那么就不必去滴葡萄糖水,吃馒头亦可,由此可知,此选项必错。再看C项,可知加碘食盐成分不可能仅含碘,由此可知光用淀粉来测是不合理的,由此可知答案为B。
例2、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 )(201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卷第120题)
A.提高税率 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降低税率 D.缩减财政支出
这个题目可以观察到AC为矛盾选项,答案往往出在这里,在看看扩大内需,换而言之即刺激消费,那么结合生活常识:在生活中购买物品当然是愿意购买税率更低的商品?由此可得出答案选C。
例3、一艘油轮自科威特港驶往大连,其最短航线为:( )(201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卷第124题)A.波斯湾→红海→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B.波斯湾→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黄海
C.红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
D.红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这个题其实抛开地理常识,依靠逻辑判断亦可作答,首先要抓住“最短” 二字,那么从命题人的出题思路上看,应该不是这些线路是否行得通,而是长短之别,所以可大胆推测ABCD应该都是可以走的,是行得通的,只是在长短上有别,肯定了这点,接着再来看,首先从终点往前看,发现ABD都包括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这几个地方,只有C不包括马六甲海峡,常识选项的命题特点,必然是干扰项居多,先排除C项,在此之前已经假设了这些线路应该可以行得通,那么再比较A和D,如果A成立D必定不选,因为如果红海可以直接到马六甲海峡,为什么还要经过孟加拉湾?而如果D成立,A也必定不选,因为根据D,从红海可以走,为什么还要从波斯湾去红海呢?可知A和D相互排斥,由此选C。
例4、下列关于武器装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卷第130题)
A.核潜艇装备的主要是核武器
B.“歼十”战斗机是国产飞机
C.弩是中国最早发明的
D.AK-47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自动步枪
这个题目,首先要明确提问:不正确的一项,那么再来看看选项,B项与C项都是讲中国的某一项成就,那么如果命题人要考察B项和C项,这个题目自然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是某个名次(如第一名)或者数字类的选项,可能在数字上面出考点,可是在这里只是一个判断性的选项,从这命题意义来看,肯定不是B或者C,那么只剩下A和D,而比较D的苏联研制步枪而言,A项显然更重要,根据上篇所讲的方法:根据重要程度、热点选答案,可得答案为A。
例5、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 )(2010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卷第131题)
A.合作 B.繁荣 C.友爱 D.和谐
这道题我们可将其作为一道选词填空题来做,之所以这样说,是源于选词填空与法律政策拥有一个绝对的共同点:逻辑严密,国家的法律、政策是经过领导层多人多次研讨决定的,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例如法律上出现任何层面的重叠,可能造成冲突,便会违背:“有法可依”的原则,而如果法律出现任何层面的空白,仍然会使人们在遭遇某个事件后,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这些都会造成社会的混乱,也决定了法律、政策必然是字斟句酌,其措辞必然要反复推敲,词与词之间的内涵不可出现重叠。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再来看这一道题,我们将自己放在政策制定人的角度上来考虑,首先A项合作与前面的“互助”很明显是有词义上的交叉的,而繁荣修饰民族关系是不合适的,再看C项“友爱”其实范围很广,可以涵盖团结、互助这些内容,那么由此ABC项都可以排除,只有D项“和谐”与前面的词义没有重叠,这四个词语是从不同角度、层面来阐述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
希望大家通过以上几道题,能够学会运用逻辑推理与综合分析的方法来解题,其实常识判断也不一定是无法则可循的,因为它们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有既定规则的社会体系,就必然存在其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大家善于观察、思考,会发现,从很多角度都可以巧妙地来帮助我们解答常识判断的题目。
相关文章:
第1篇 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是什么) 作者:admin
一、综合分析和逻辑判断的思维解题在上篇文章分析过常识判断解题技巧一:比较选项,选择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为答案,如果我们说上篇是从命题人角度来破解答案,那么这一节要讲的是我们第二个技巧:运用综合分析和逻辑判断的思维来解题。也就是,其实很多时候命题人在出错误选项时,这些错
第2篇 流行语我太难了的材料作文(流行语我太难了作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2019年十大流行语中,“文化互鉴”、“区块链”、“硬核”、“融梗”等热词榜上有名,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流行语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是宏大叙事,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是一年中各类事件的
第3篇 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猜猜后面是谁) 作者:admin
在公考言语理解部分的考查内容中,有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等。其中,片段阅读除了考查主旨观点题外,还涉及到一种特殊题型,叫做“承接叙述题”,或者叫“推断下文题”。顾名思义,就是给出一段话,通过阅读文段,去推断“作者接下来要说什么”或“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它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对题干原文的行文脉络的把握,依据所给文段确定接下来要叙述内容的能力。这时就有同学说了,我又不是作者肚子
第4篇 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第三节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论文(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第三节关于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 作者:admin
参考资料1: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增强自
第5篇 综合写作考什么(综合写作模板) 作者:admin
【导读】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申论知识点《综合写作,如何阅读材料才能更准确的提炼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行文写意,却是天成;“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成文艰难,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