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生态环境申论范文(生态环保申论范文)
- ·下一篇文章:
社区矫正法重点内容解读(社区矫正法即将出台)
常识模块,法律常识一直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考生在日常学习中要重视法律常识的积累。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法律常识:《社区矫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下简称《社区矫正法》),已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
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一项非监禁的刑事执行制度,是把一些犯罪行为较轻、对社会现实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放在其所工作和生活的社区进行矫正,通过专门的机构、社会组织等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让其改正行为恶习,重新融入社会!
《社区矫正法》第一条: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哪些人适用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限于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四类人员。
1.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2.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管制除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认罪、服罪、悔罪表现,认为原判刑罚可以暂缓执行,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的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3.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4.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于被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的刑罚执行制度。
社区矫正与监狱服刑的区别
社区矫正的重要意义
《社区矫正法》审议获得通过,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领域首部专门性法律正式出台,填补了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缺乏统领性主干法律依据的空白,在完善社区矫正法律规范体系的进程中迈出关键性一步,对于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刷题巩固
(2021上海)《社区矫正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社区矫正工作专门立法。该法明确了社区矫正的目标和工作原则,规定社区矫正是为了“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
A.促进社会和谐
B.营造邻里相助的氛围
C.预防和减少犯罪
D.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工作
【解析】C。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社区矫正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故正确答案为C。
相关文章:
第1篇 社区矫正法重点内容解读(社区矫正法即将出台) 作者:admin
常识模块,法律常识一直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考生在日常学习中要重视法律常识的积累。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法律常识:《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下简称《社区矫正法》),已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什么是社区矫
第2篇 生态环境申论范文(生态环保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2015年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提供事业单位申论热点、2015申论答题技巧、申论写作技巧等,为大家带来的是《环境生态申论写作素材》,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申论答题技巧和申论写作技巧。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主要涉及环境生态领域。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在事业单位文章写作中借鉴引用,以提高作文理论高度。1.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
第3篇 贫富差距即兴评述(贫富差距新闻) 作者:admin
由贫富差距引起的思考联合国开民计划署认为: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最贫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分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贫富的差距渐渐扩大,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发展、制度
第4篇 三家鼎峙,百代标程(三家鼎峙百代标程指的是) 作者:admin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太祖推翻了唐末五代之战乱,而独得天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偃武修文,革新图治;到了太宗、真宗,又奖励文艺,人士蔚起,所以宋代有三百年的昌运盛世,这一时期宫廷美术全盛,画院规模齐备,名家层出不穷,佳作硕果累累
第5篇 申论宣讲稿基本格式(申论宣讲会讲话稿) 作者:admin
宣讲稿应用文中一种常见的文种类型,属于宣传类文稿,目的在于宣传和推广。目前,此类文种在练习和考察时,往往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宣传人物事迹,另一种是宣传推广物品。宣传人物与宣传推广物品在答题时思路并不完全相同。跟着中公教育一起来看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