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转变就业观念的议论文(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
- ·下一篇文章:
让阅读浸润心灵(阅读让心灵更澄澈)
三毛说“我的所得,衣食住行可以清淡,可书本是不能谈节俭的。我的分分秒秒吝与分给他人,却乐于化在阅读。”这样一位作家,道出了读书的真谛。然而在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的加速传播,让片段化阅读、浅阅读充斥社会,读书似乎在人们越来越忙碌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了。读书危机之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此急需打造书香社会,用阅读驱散心灵的阴霾。
书乃梯也,善读可以让个人向上。“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读书使人明智、明理,让人更快提升自我。古代劝学篇数不胜数。春秋有《孔子劝学》,三国时期有《孙权劝学》、唐代有《颜真卿劝学》等。孔子曾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并非一生出来就拥有丰富的知识,而是靠一点一滴学和积累出来的,就算你有聪颖的天赋也还需要勤奋学习,多加实践,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我。在孙权劝学的诗篇中,吕蒙经过孙权的劝勉,虚心学习,最终让人刮目相看,这些都可以看出读书对个人多么重要。可见,与书为伴,才能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最终改变命运。
书乃灯也,善品可以让社会进步。雨果说:物质的繁荣我们需要,意识的崇高我们坚持。告诉我们物质发展的同时,精神文化凝聚着社会发展的共识。然而乡村生活中,很多习俗早已经与时代脱节,如形式繁琐、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攀比随礼等,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久治难愈的顽疾。“千年风俗一朝改,转变思想是关键”。改善社会风气,要从教育入手,扶贫还要扶智,通过读书教育村民,引导农民群众理解、接受文明新风,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社会文明风尚。因此,读书才能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读书是提升乡村精神风貌的必然要求。
书乃气也,善研可以让民族文明。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精神气,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脊梁,而读书就是传承民族精神的方式。在德国随处可以看到正在读书的人,车站、咖啡馆和草坪,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而是任何场所,似乎每个人背包里都有一两本书,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拿出来读读。也正是因为读书,德国人的优雅、严谨、博实成为了靓丽的名片。而我国中华文化也是如此,民族力量之源、精神文化之根、文明传续之基,都以书为载体,让文化永流传。因此,读书可以让民族进步昌盛,让民族的文化脊梁永续传承。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用太阳的温暖去化人育人,要比用暴风骤雨好。”读书就是这样温暖、普照的阳光。在新的发展阶段,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是现实所需,难在思想革新,重在坚持,关键是要用读书寻求社会共识,找到最大公约数,让大家转变观念,并形成行为规矩,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推动形成好的观念、好的风尚、好的风气,最终建设更深沉、更深厚的文化强国。
相关文章:
第1篇 让阅读浸润心灵(阅读让心灵更澄澈) 作者:admin
三毛说“我的所得,衣食住行可以清淡,可书本是不能谈节俭的。我的分分秒秒吝与分给他人,却乐于化在阅读。”这样一位作家,道出了读书的真谛。然而在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的加速传播,让片段化阅读、浅阅读充斥社会,读书似乎在人们越来越忙碌的生活中渐行渐远了。读书危机之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
第2篇 转变就业观念的议论文(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 作者:admin
山东事业单位考试即将来临,对于考生来说需须在考前进行快读充电,看现成的范文就是一条很好的“捷径”,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以就业为主题,向大家展示一篇范文。【参考范文】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已经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历史跨越。但与此相伴的是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实。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和改善就业问题需政府拓宽就业渠道等系列有力作
第3篇 整治广场舞噪音(整治广场舞噪音扰民)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申论热点文章《如何治理广场舞因噪音?》,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热点事件】广场舞因噪音扰民屡受诟病,上班族、学生等人群需要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而可供大众健身的场所实在太少,便出现了公共空间与精神诉求矛盾升级。因无法忍受噪声,新疆维
第4篇 贵州省2018年选调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简章(贵州省2018年选调生) 作者:admin
关于公布2008年贵州省选调生名单的通知根据黔组通[2007]160号、161号通知要求,2008年贵州省选调到基层党政机关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50人、选调到基层法院和检察院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5
第5篇 2021年6月23日时政新闻(2021年6月23日国内新闻) 作者:admin
国内:1.2021年6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近日,来自32个国家的45名北京大学留学生代表给习近平写信,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致以美好的祝福。来信讲述了他们在中国学习生活的体会感悟,表达了对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