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理性追星的表现(理性追星带来的好处)
- ·下一篇文章:
数量关系 和定最值(和定最值解题思路)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三步走”解和定最值问题。
和定最值问题在公职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中属于中低难度的题型,但是还是会有不少学员失分。原因无非有二:一是无法辨明和定最值类的题型;二是无法抓住和定最值问题的核心解题原则。因此今天为大家分享“三步走”解和定最值问题使大家在考场上遇到和定最值问题不失分。
一、辨明和定最值问题
解决和定最值问题,那我们首先得做到何为和定最值问题。和定最值题目的特征有两个:一是“和定”即和一定,题目中会给出几个数的和或者平均数(可通过平均数求和);二是最值,即求最大值或者最小值。因此我们在考试中遇到给出几个数的和或者平均数,求其中某个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题型即为和定最值类的题型。
二、和定最值的核心解题原则
和定最值问题由于几个数的和一定,因此解决和定最值问题的核心原则为:求几个数的最大数,则其他数尽量最小;求几个数的最小值,则其他数尽量大。例如:一共有10颗糖,分给小明和小红,两个人得的数量各不相同。若小明分9颗糖果,则小红分1颗;小明分8颗糖,则小红分2颗;小明分7颗,小红分3颗......这时我们会发现小明分得的糖果数越多,则小红分得的糖果数越少;小明分得的糖果数越少,则小红分得的糖果数越多;因此,要求小明分得的糖果数的最大值,则小红分得的糖果数就得最小;要求小明分得的糖果数的最小值,则小红分得的糖果数就得最大。
三、“三步走”解和定最值
辨明了和定最值问题,记牢了核心解题原则,我们下面可以通过三步来解决和定最值问题。
第一步、排名次。和定最值问题都会给出几个数据,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大写的“一、二、三、四......”来给这几个数据排上名次;
第二步、利用未知数结合核心解题原则列举。1、设未知数,求啥设设;2、利用求最大值,其他数尽可能小;求最小值,其他数尽可能大这一核心解题原则来列举出这几个数,在列举的时候注意题目中是否有“几个数互不相同”之类的信息;
第三步、根据和一定建立等量关系,求解未知数。在求解未知数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取整,这时候,需要我们观察到底是求解的最大值还是最小值来取整。若求解的最大值,则取整时往下取,若求解的最小值,则取整时往上取。
四、常见题型
1、5人参加百分制考试,成绩总和为328分,已知五人都及格了,成绩均为整数且互不相等。则成绩最好的最多得了多少分?
那现在我们按三步走来求解:
第一步、排名次。5个人,则排成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一名为成绩最好的,第五名为成绩最低的。
第二步、利用未知数结合核心解题原则列举。
1、设未知数,求啥设啥。求得是成绩最好的最多得多少分,则设成绩最好的也就是第一名为X。
2、结合核心原则列举。求成绩最好的最多得多少分,求第一名最多,则四名尽可能少。那么最少的分数,我们可以从最低分第五名列举,第五名为最低的那么它最低可以取多少呢?由于五人都及格,则第五名最低只能是60分。第五名确定了列举与之相邻的第四名,由于成绩互不相同,则第四名排在第五名前面,那就比第五名高,第四名既要保证比第五名高,又要保证最低,就只能使第四名比第五名高的部分少一些,由于都是整数,所以第四名至少比第五名高1分,因此第四名是61分,同样道理,第三名是62分,第二名是63分,第一名是X。
五个数的和为328,则解出X=82
2、5人参加百分制考试,成绩总和为328分,已知五人都及格了,成绩均为整数。则成绩最好的最多得了多少分?
观察这道题与前一题的区别,我们会发现条件基本相同,只是本题没有“成绩互不相同”这一条件。因此,在列举的时候会略有不同。但还是同样的三步走
第一步,排名次
第二步,利用未知数结合解题原则列举。所求为成绩最好的,因此设第一名为X,要求第一名的最大值,则其他名次尽可能低。第五名最低为60分,这时候列举第四名,由于题目里并未出现“成绩互不相同”这一条件,因此第四名也只要在保证及格的情况下最低,第四名最低同样为60,同理,第三名、第二名都为60
五个数和为328,求得X=88
3、5人参加百分制考试,成绩总和为328分,已知五人都及格了,成绩均为整数且互不相等。则成绩最好的最少的得了多少分?
第一步、排名次。排出一 二 三 四 五
第二步、利用未知数结合核心解题原则列举
1、设未知数,求啥设啥。所求为成绩最好的,因此设第一名为X
2、结合核心解题原则列举。求成绩最好的最少得了多少分,即求第一名的分数最少,则其他名次的名次要最多。剩余四名里面,分数最高的是第二名,由于成绩互为整数且互不相等,则第二名既然排第一名后面,则第二名一定比第一名的分数低,既要保证第二名的分数比第一名低,又要保证第二名的分数高,那只能使第二名比第一名低的部分尽量少一些,由于成绩为整数,则第二名至少比第一名少1分,所以第二名的分数为X-1,同理,第三名为X-2,第四名为X-3,第五名为X-4。
五个数相加之和为328,解出X=67.6。由于成绩为整数,因此我们要对X=67.6进行取整。由于此时计算的是成绩最好的最少的得了多少分。即第一名X的最小值,是在计算最小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X=67.6,因此67.6已经是最小值,取整不能取得比67.6小,因此要取68.
3、5人参加百分制考试,成绩总和为328分,已知五人都及格了,成绩均为整数且互不相等。则成绩排名第三的最多得了多少分。
第一步,排名次。
第二步,利用未知数结合核心解题原则列举。
1、设未知数,求啥设啥。所求为排名第三,则设第三名为X
2、结合核心解题原则列举。求第三名的最大值,则其他名次尽可能小。剩余名次中最低分是第五名,因此先列举第五名。第五名既要保证最低又要保证及格,所以第五名为60分,由于成绩互不相同,第四名排第五名前面吗,则第四名最低为61分,第三名为X,第二名排在第三名前面,则第二名比第三名的分数高,第二名既要保证比第三名高又要保证第二名的得分低,则使第二名比第三名高的部分少一些,由于成绩都是整数,则第二名至少比第三名高1分,第二名得分为X+1,同理第一名为X+2。
五个数相加之和为328,求得X=68。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量关系 和定最值(和定最值解题思路)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三步走”解和定最值问题。和定最值问题在公职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中属于中低难度的题型,但是还是会有不少学员失分。原因无非有二:一是无法辨明和定最值类的题型;二是无法抓
第2篇 理性追星的表现(理性追星带来的好处) 作者:admin
【导读】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提供面试热点知识《理性追星到底有多难?》。热点背景:最近“饭圈”不消停。老师领学生跳舞支持肖战的越界式应援,舆论波澜未消,功勋战机被涂上当红明星名字一事再引关注。据报道,3月份,福建福安二中两名高二学生到公园游玩,
第3篇 有关日期计算的数学问题(日期计算问题) 作者:admin
通过研究这几年的行测试题我们会发现,日期问题的考察变得越加普遍,甚至会结合其他类型的题目加大难度考察,比如等差、排列组合,余数等。不管以哪种方式出现,我们考生都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掌握扎实,才能应对多变的形式。在这
第4篇 逻辑填空靠语感(语句填空和逻辑填空) 作者:admin
江西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以日常文章的句子为考试载体,以词汇为考察基础,着重考察的是它内部蕴含的言语思维,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无论如何刷题,也提高不了多少,这里华图教育将以下逻辑填空的误区来一一抽丝剥茧,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1、语感=直觉?大家看到这样一个标题,大部分的同学会表示赞同,甚至有些同学都要举双手双脚来赞成了,直觉不可捉摸,也就成
第5篇 公文写作标题和主送机关之间是不是要空一行(公文主送机关和标题空几行) 作者:admin
公文是公共基础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好公文也是以后我们走向工作岗位后不可或缺的的一项技能。在我们事业单位考试中,公文历来也是一个高频考点,主要的考查方式是客观题考察形式,但也有一些地区会以主观题形式来考,比如公文改错、公文材料写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