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分别有哪些基本类型(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区别)
- ·下一篇文章:
行测言语理解主旨题解题技巧(言语理解主旨句怎么找)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观点题之选项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
主旨观点题在历年来的各大类公考题型中常有出现,是一类重点题型。主旨观点题的内容范围广,某些选项的设置极具迷惑性,考生不仅需要对文段有清楚地理解和分析能力,也需要对选项有足够的甄别能力。如何能够跳出选项误区,我们以下面的题目为例进行讲解。
【例题】中国接入因特网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网络技术、移动芯片、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等多个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就,网络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智能终端制造业加快赶超、不断培育新技术新应用形成新业态。但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世界局势波诡云谲,中国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在新时代才能避免受制于人,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核心技术突破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彰显
B.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C.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应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D.新时代更需实破互联网核心技术这个“命门”
解析:文段主要围绕“中国互联网”这个话题展开。首先说到中国在接入因特网这个大背景之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很快速地发展,在芯片、终端等诸多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并且取得一批显著成就,与此同时网络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智能终端制造业赶超,不断形成新业态。紧接着以“但”做转折,强调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比较而言,还是存在差距。最后据此提出建议,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局势,中国“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并进一步说明掌握核心技术才能避免受制于人,掌握互联网发展主动权。整体来讲,文段先分析互联网取得的发展,再由转折突出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文段重点在于强调面对问题应该怎么做。
A项核心技术突破能彰显国家科技实力,而文段并未提及如何彰显国家科技实力,排除。B项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是文段转折前的内容,并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掌握互联网发展主动权,是尾句的部分内容,作为文段所提对策的意义表述,非重点,排除。D项新时代需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对应文段重点,当选。C项属于易错项,文段“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是在“掌握核心技术”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和意义,并非文段所强调的对策,不是重点,并且C项“应掌握···”表述和原文不符,也可排除。
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不难发现,把握文段重点在于分析前后文结构,而对于认清选项则需要多和文段进行比对。有些选项所围绕的话题和文段一致,但是整体内容所呈现的意思相较于文段却有差异,要注意排除。而有些选项的内容是文段部分内容的同义转述,但并非文段重点,要注意排除。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言语理解主旨题解题技巧(言语理解主旨句怎么找) 作者:admin
【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观点题之选项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主旨观点题在历年来的各大类公考题型中常有出现,是一类重点题型。主旨观点题的内容范围广,某些选项的设置极具迷惑性,考生不仅需要对文段有清楚地理解和分析能力,也需要对选项有足够
第2篇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分别有哪些基本类型(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区别) 作者:admin
【导读】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生物的种内关系包括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植物的性别系统和动物的婚配制度)、领域行为、社会等级、通信行为以及利他行为等。还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1)种内互助生活中我常见同种生物群居的现象,他们互相合作,为了维持生存。例如:蚂蚁;蜜蜂。如蚂蚁,工蚁
第3篇 老师砸手机对不对(有媒体报道学生上课玩手机老师砸了他的手机你怎么看)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在某中学课堂上,一男班主任拿起一部手机“啪”的一声砸在地上,下面学生有的还在偷笑。根据爆料学生反应,班主任砸手机原因是学校规定不能带手机,学生私自带了,还放在班里充电,结果被班主任发现,然后就砸了。班主任曾在高一下学期中途就发过声明,以后发现谁带手机就砸了,最近一周砸了两次。两个学期以来,至少砸了22部,手机价值有的在两三千元以上,一般都要一千多。其他班级没听过这样的情况。学生说,老
第4篇 构造数列问题(构造数列的方法总结)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数量关系解题:构造数列。极值问题是事业单位常考的的一类考点,主要包括和定最值和最不利原则。一般来讲,极值问题的难度都不低,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鉴于以上特点,这一类题型应引起考生高度重视。学习极值问题要重点掌握其解题思路,高屋建瓴,切忌浅尝辄止,一知半解。我们知道,解决极值问题的最基本的原则
第5篇 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技巧(数字推理公务员真题) 作者:admin
1、33,32,34,31,35,30,36,29,()A.33B.37C.39D.41参考答案:B本题详解:交叉数列(即隔项或称奇偶数列)。分项后为等差数列2、3,9,6,9,27,(),27A.15B.18C.20D.30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