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不让西安游客进酒店违法吗(不让西安游客进酒店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申论贯彻执行题型(申论贯彻执行答题思路)
2018辽宁公务员申论解析(2018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综合分析题是2018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中的重要题型,这类题型要求考生要能够准确的把握题目要求和出题人的命题思路,并能在此基础上简单扼要、条例清晰的分析问题,此类题型最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阐释经过独立思考后得到的观点,对考生的综合分析和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提高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华图教育将陆续给出材料及答案解析,供广大考生练笔。
【题型分析】
1、启示型分析题。针对某一问题论述启示,这类试题在12年与13年这两年都出现在国考申论(副省级)考卷中。题目中往往会有“启示”之类的关键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一型,一种是复合式。单一型启示分析题中,题目会告诉启示分析的具体问题,要求应试者单一的分析启示。复合式启示分析题,首先总结相关的问题(经验),然后再分析启示。
2、评论型分析题。针对题目给定的某一现象、问题或观点,进行客观分析并得出自己结论。根据材料所给定的方向来把握问题的现象、原因以及本质等。提问方式中,就会出现有诸如“评论”、“评价”等之类的关键词。
3、阐释型分析题。对于题目给定“特定部分”进行引申分析。在进行“引申分析”时,即要揭示“特定部分”的表象信息,也要挖掘其深层意义。关键词主要有“看法”、“观点”、“理解”。
4、比较型分析题。对某些观点进行比较与分析,出题方式的重点在于考查考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题目关键词有“比较分析”等。需要明确把握题目给出观点内容的争议,然后再客观比较不同观点内容间的异同。
5、关系型分析题。主要是分析题目给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首先明确关系主体之间的内在逻辑,然后结合材料方向客观论述如何去协调关系主体。在题目的关键词中,主要是有“分析……关系”等。
【给定材料】
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但种粮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所以,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贴要实惠有效。按2007年的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 亿元的种粮补贴摊到每公斤上是0.2元。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这两毛钱的涨幅,按2006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 . 92 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增加15 . 2 元。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呢,那么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 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
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大幅提高粮价,是担忧粮价上涨影响低收入人群,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农民基本上不需要买粮,完全可以种粮来满足自己吃的需要。因此,真正受粮价上涨影响的是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但这种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补贴来避免,而且这种补贴,要远比种粮补贴少。我们可以测算一下,2006 年城镇居民低收入的人均粮食消费为78 公斤,按占城镇人口比例20 %计,为11541 万人。假设粮食价格每公斤上涨0 . 2 元,那么低收入人群每人增加粮食消费15 . 6 元,如果这部分钱全部由财政来补贴,仅需18 亿元,远远低于1028 亿元的种粮补贴。即使财政给所有国人都补贴,上涨0.2 元,也仅需支出200 亿元,还是要比种粮补贴节约。
粮价上涨的受损者,一是政府,应补贴低入人群而支付财政资金,但前面算过,规模不大,政府完全可以承受;另外的受损者则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人群。但这部分支出对他们的消费总支出来讲并不大,相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农村支持城市那么多年了,现在确实该城市反哺农村了,提高粮价其实是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反哺政策。
因此,在当前的政府框架中,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点睛之笔。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材料提到的观点是不对的。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关系着国计民生的诸多方面。粮价上涨势必带动相关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从而给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压力。
此观点仅仅考虑到粮食价格与城乡居民粮食消费的关系。实际上,粮价上涨所造成的连锁反应中最受益的是农资、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而包括种粮农民在内的中低收入消费者却要承受相关支出的增加。这当然也会带来民政部门对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的巨大压力,甚至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种片面孤立考虑粮食价格的思路,以损害一些人的利益来解决我国目前粮食面临的问题,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统筹兼顾的思想,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要靠支农惠农政策、靠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靠切实作好耕地保护工作和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对于粮食这种特殊商品,认为提高粮价是“关键之策”,是单纯依靠市场手段的一种政府职能“缺位”,是孤立、片面的解决问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本章总结】
注意,综合分析题尤其不能仅停留在材料的表面水平。分析题作答时尤其要注重源于材料,高于材料。仅将材料中的一些词句重新连缀组合,或者换成自己的话重新叙述一遍肯定不是一个深入的作答。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