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
- ·下一篇文章:态度申论范文(有态度有观点)
开放异地高考(《异地高考》)
继黑龙江省公布异地高考方案,明确异地考生须满足有该省高中学籍、高中阶段在该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考生父母有合法职业和住所(含租赁)等条件后,安徽省日前也就本省异地中高考方案公开征求意见,且“皖版方案”门槛进一步降低,考生只需在安徽有完整的三年学籍,其他方面则“零限制”,且异地考生在安徽高考也能够享受同等录取政策。除此之外,山东、福建等省份也表示即将出台异地高考政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地放开异地高考、打破高考门“户”之见的“破冰”之举着实令人欣喜,回应了当下广大百姓对教育领域最现实、最迫切的期待。然而,也有不少声音不无担忧地提出,放开异地高考可能会诱发“高考移民”潮,挤占本就已显稀缺的流入地教育资源,并迫使高考录取指标更加向流入地集中从而造成新的“地域不公”等。
在放开异地高考已在全社会形成普遍共识的背景下,改革固然不会在问题和困难面前因噎废食、半途而废,但这些担忧之声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会因放开异地高考而“一步到位”,相反,从异地高考出发到实现教育公平,还需要更完善的政策措施以及更广泛的制度改革。
要实现教育公平,不仅需要坚定地放开异地高考,督促各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出台可操作的方案,还需要完善现行的高考招生、录取政策,加大高校自主招生力度,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降低高招工作对“一考定终身”的依赖度,使招生、录取机制更加灵活、多元。
要实现教育公平,还需要加大教育投入,更加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配置,弥补教育“欠账”。据统计,目前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数量达约2000万之多。只有输出地的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才能逐步扭转因教育资源“水位差”而导致的生源迁徙。
要实现教育公平,还要注意完善随迁子女的学籍管理,通过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规范,公开透明地执行异地高考政策,同时明确“高考移民”的界定,遵循“有条件准入”“不完全放开”的原则,从制度源头堵塞“高考移民”的投机钻营行为,避免因制度本身漏洞而导致的制度“流产”。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已然明确,要“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并进一步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中,教育公平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期待,异地高考政策的推出能让更多的孩子“就地入学、就地高考”;我们更期待,从异地高考出发,最终抵达教育公平的终点。
相关文章:
第1篇 最优选择算法(最优选择定律) 作者:admin
作为行测考试中必考题型,并且题量较多的定义判断,很多考生做起来非常“痛苦”,因为大量的练习未必能够保证正确率的提高,究其原因——过分“较真儿”。现在的题目经常出现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或者多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很多考生就会“佛系”选择——随便选。以此得出的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针对怎样避免“较真儿”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实际很简答——选择
第2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官是怎么安排的(安徽公务员面试考什么) 作者:admin
安徽公务员面试考场如何表现才能更受考官青睐呢?本文,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小编将为大家讲一讲面试考场考官最欣赏的考生类型,马上参加面试的你可以参考下!一、气场强气场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包含着装、眼神、举止、情绪状态、表达流畅度、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等等。气场影响因素很多,如着装、表情等。而考官最看重的,是心态。心态会影响语言表达,影响到考生能否和考官自
第3篇 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题(2020年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应该怎么做答案) 作者:admin
多做真题,善于总结在学习完笔试课程中的方法精讲、强化提升、真题实战等内容后,同学们就要坚持每天做题,尤其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国考的命题趋势和各类常考题型,方便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分清侧重点,有的放矢。像是近五年,在行测言语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中心理解题的占比最多,其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4篇 公务员考试 结构化面试(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作者:admin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不学礼无以立”事关礼仪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往往在面试考试过程当中我们的考生就会认为只要将自己的内容答好就可以了,俗不知礼仪才是面试环节当中的第一块敲门砖,因为当考生走进考场的第一时间,每
第5篇 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答案(2020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型分析) 作者:admin
在202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是最基础的题型,相对而言得分也不算什么难事。但往往同学在归纳概括能够找到要点之后,发现要点不仅找完,而且也是按照材料表述内容作答的,但就是无法拿高分甚至满分,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条理上还不够清晰。一、条理清晰是归纳概括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国考还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