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治理酒后驾车有哪些做法(治理酒驾措施)
- ·下一篇文章:朴素逻辑真题(朴素逻辑中公)
政务公开申论范文(政务公开的文章)
按照国务院要求,今年98个中央部门都必须公开部门决算。“政务公开”成为今年政府改革的一个重头戏,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大焦点。8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是继2008年国务院颁布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后进一步推进政府改革的重大举措,再次表明中央对推进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改革坚定不移的决心。
我国政府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来,在确定发展方针、出台重要政策、处置突发事件等各个环节,政府都重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一种理念和机制。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专门法的形式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政府是否应当向公众公开信息、公开什么信息,不是由政府的权力决定的,而是由公众的权利决定的。各级领导干部利用传媒发布政务信息特别是扩大主动公开信息量,动员公众力量、引导社会舆论、平息公共危机、树立政府形象,不仅是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必须履行的职责。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网络成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主阵地时,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和官员的所有举动,都被公众用放大镜放大数百倍来进行考量,任何问题都无法再回避和隐瞒:官员的腐败行为会被迅速曝光,各种不正之风难以被掩盖,潜规则和陈规陋习无法面对公众的质疑,政府处理问题敷衍了事、避重就轻的做法必须接受公众问责。杭州飙车案、上海“钓鱼执法”等事件,就是按照以往政府应对公众信息公开要求的潜规则来处置的,结果因为发布的信息经不住检验,引发公众更大的质疑。因此,一切和政府工作有关的信息,都必须经得住公开的检验。
当前,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暴露出不少问题,特别是各级政府和官员在理念、体制、机制以及工作方式上还不适应信息公开的要求,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2007年我国公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但是在具体施行中,一些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还不到位。在面对公众的诸多疑问时,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有说服力的信息,对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导致公众的情绪爆发并作出过激的举动。以往政府处置类似事件时,习惯于封闭处理,等到事件处置结束后再将事件内幕对外公开。在信息公开制度下,政府必须适应一边处置一边公开所掌握的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各级政府和官员不能仅仅将信息公开当作工作压力,被动应付导致问责、下台的负面效果;而是要将信息公开当作推进工作的动力,主动公开,积极应对。应当从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着力构建透明政府、廉洁政府、公共政府、效率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重庆市长黄奇帆在接受人民日报评论部采访时,对政务公开的一些观点很有意思,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政务公开的理解。他说: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务公开是必需的“窗口”和“切入点”,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作。不是“备选项”,而是“必选项”!即用四个比喻来描述政务公开之于重庆的意义。
一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通过政务公开这个平台,政府可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还能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这样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是地区发展环境的“风向标”。如果一个地区政务环境好、信息对称,办事效率高、成本低,连同重庆这样的低税费、低融资、低物流、低要素、低物业的“五低成本”环境,更容易产生集聚效应,形成发展合力。
三是协调化解矛盾的“润滑剂”。通过深化政务公开,建立政府与群众双向互动机制,就能够在协调化解矛盾过程中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也能够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最后,是政府自身建设的“紧箍咒”。政务公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的一项创新,将政府行为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可以增强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约束力,促进勤政、廉政、高效。
公众对政务信息的关心,实质是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为了避免“公开的不关心,关心的不公开”等现象和问题的发生,重庆实践突出了“四个重点”。首先,抓好行政决策公开,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其次,抓好关乎民计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的政务公开,让每位政府工作人员都明确职责,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让老百姓都知晓并监督政府是如何办事的、办得怎么样。 第三,抓好面向群众的办事公开,加大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电信、金融、农资、社保等公共领域的办事公开,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另外,还抓好政务公开向基层的延伸,推行乡镇、村级便民服务免费代办制度,重点公开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征地补偿、涉农补贴、扶贫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情况,让老百姓心中有本明白账。
政务公开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发展环境的改善工程,也是政府形象的一个标杆,更是加强和创新政府管理的重点之一,必须站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来推动此事。
相关文章:
第1篇 博爱县2021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公告(博爱县2021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简章) 作者:admin
根据我县党校等事业单位的工作需求,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74名工作人员(具体职位信息详见附件1)。本次招聘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注重德才兼备。一、招聘原则我们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通
第2篇 2022年南阳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公告(南阳市公安招录辅警信息) 作者:admin
根据南阳市公安局的工作需要,经过南阳市人民的批准,该局正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50名警务辅助人员。具体招聘事项如下:一、招聘计划本次计划招聘150名警务辅助人员,其中115名为男性(45名为退役军人),35名为女性。这些岗位将分布在南阳市公安局城区公安分局和市局
第3篇 洛阳市偃师区2022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偃师人才引进2021) 作者:admin
为全面深化实施“人才振兴战略”,助推偃师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与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推进偃师经济社会持续创新、优质发展,现启动“招贤纳才”的举措。为求新血液注入、优秀人才的汇集,经过精心策划与慎重考虑,我们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一批急需紧缺
第4篇 故宫博物院2021年春季校园招聘(故宫博物院2021年社会公开招聘公告) 作者:admin
一、单位简介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明清宫廷历史、宫殿建筑和古代艺术品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国家级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5A级旅游景区。故宫博物院属于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包括:
第5篇 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公告2021(2o21年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 作者:admin
为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秩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根据《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等文件规定,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开展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现公告如下:一、参加联考的单位及招聘岗位、数量、条件本次联考共有795家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