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0年申论写作结构
- ·下一篇文章:公务员申论考试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不容忽视的因素——如何打动阅卷老师
申论作为一种主观型题目,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优秀。具体到申论写作,一篇文章最终是给接受对象看的,写作效益的体现,关键还在于接受对象对申论的理解和认可,这里的接受对象是阅卷老师。只有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申论写作才能得高分,考生才能顺利通过申论考试。正因为如此,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充分了解阅卷老师的评分心理,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和可读性,以此来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
根据对历年来的阅卷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将阅卷老师的评分心理总结如下:
1. 求实心理
在申论写作中务求实际,一方面要求内容的绝对真实、本质真实,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把握“平衡”的手法。即在突出讲某一个主要因素时,还要顾及到其他因素,特别是相反的因素;在强调某一方面的主要意见时,还要注意到其他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要寓倾向性于平衡性之中。不注意这一点,过分强调一个因素、一种意见、一方面观点,极有可能出现片面性和绝对化,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当今复杂的公务活动、社会事物等“系统工程”的客观全貌,这样的答卷也无法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2. 求新心理
江盈科曾在《蔽箧集序》中说道:“新者见嗜,旧者见厌,物之恒理……新则人争嗜之,旧则人争厌之。”观点、内容陈旧的文章,是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申论写作也同样如此。一个典型的材料经常变换角度用,不但背离了公务员的工作原则,而且也不能满足阅卷老师的求新心理。
申论不但内容要新,其写作形式、语言、角度、技巧都要既遵循规范又不断创新,才可能适应申论考试的发展变化。同是一年一度的国务院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其内容、观点、写法、语言却年年有新意,都给人大代表和全国人民以耳目一新之感,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纲领性文件。同样道理,虽然每年申论考试的模式基本不变,但随着内容、题型和阅读量的不断变化,考生的答案也需要发展和创新。
3. 求尊心理
在申论考试中要想得到阅卷老师的理解和认同,首先必须对阅读者给予必要的尊重,满足其求尊心理。
这里所说的尊重,不仅是对阅卷老师个人的尊重,同时也包含着对行文所涉及的单位或个人的尊重。尊重上级而不要有阿谀奉承之词;尊重下级和群众,而又要不失身分;尊重兄弟单位而又不要有恃强凌弱之感;尊重外宾或境外组织机构,而又不失国格人格。就是与对手和敌人的公文往来,也既要坚持原则、针锋相对,又要适当运用文明礼貌的策略,行文做到有理、有节、有利。只有在行文内容、语言、形式等方面体现尊重之意,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好评。
4. 求简心理
申论写作要克服形式主义、文牍主义。要实话实说,长话短说,要摒弃废话、空话、套话。不写长而空的申论,写短而精的申论,给阅卷老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实用信息,而不要那些言之无物的无用信息。有的人认为文章写得越长,越有水平,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把文章写短,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申论撰写者要努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起草文稿力求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意尽言止,删去可有可无的内容,做到篇无赘句,句无赘字。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