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国家公务员申论突破60分很容易 考友经验贴
- ·下一篇文章: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新趋势
2010年新大纲信息明显 申论深度会加深
2010年新大纲信息明显 申论深度会加深
阅读新大纲发现,2010年新大纲对“四种能力”进行深入的阐释,这里我们不难发现,2010年的申论试题的难度将加大,尤其透露出命题在深度方面的拓展。
拓展宽度,加强深度
近来的申论试题,除拓展命题的宽度外,还明显地拓展命题的深度。申论试题不仅在每类题型中加大深度,而且着重在文章写作一题中加大深度和难度。
实例解析:
例如,国家2009年的申论试题第四题:“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要求报考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可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该题较之以前的命题明显增加了深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求从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的考查”中,“思考”出写作文章的主题,这不仅需要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更需要对重要现实问题的敏锐觉察、深入思考和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和把握。该题这样设定,实际是在深入考查考生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敏锐度、理解力和政策水平。
二是要求考生“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或“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在这里,无论是“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还是“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都要“见解”要“深刻”。而“见解”要“深刻”,就要深入挖掘所论主题“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展开阐述重视粮食安全的理由和依据,从而体现文章的深度。这是有相当难度的。
命题特点:
近年的申论试题深度在不断加大,已不限于以往的考查难度,而是不断拓展命题的深度,2010年的大纲通过对几种能力的要求看,已对考试的命题趋势加以透露,呈现如下特点:
首先,对给定资料的把握的要求,抽象程度更高;其次,对问题理解的要求,内容更为深刻;再次,对问题分析的要求,视角更为多元;再其次,对解决方案的要求,措施更为切实周密;最后,对文字表达的要求,更为朴素干练。
从以上特点看,2010年申论命题深度要加大,对考生几种能力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提请考生在阅读新大纲时,务必加以注意其中透露的信息,在备考中调整自己的应考方略,做到有备而来。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