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备考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范文阅读(二十六)
- ·下一篇文章:备考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警)考试范文阅读(二十五)
公务员申论备考复习成功九步走
公务员申论备考复习成功九步走
第一步
{时间}3天左右
{工作目标}通过申论理论教材的阅读或课程了解申论含义,申论科目考察目的。明确申论基本题型和各题型作答的基本原则。
{达到任务}对各题型作答方法有所了解。
第二步
{时间}2天左右
{工作目标}做2006—2010浙江省考真题的其中一套试卷。对材料、题型、参考答案有清晰的印象。
{达到任务}真题演练,获得实际体验。
第三步
{时间}5天左右
{工作目标}了解浙江省考申论命题特点。包括材料选取特点,题型和作答思路特点。
{达到任务}做到有针对性复习。
第四步
{时间}10天左右
{工作目标}通过浙江在线等网络关注浙江省热点,尤其是涉及经济方面的热点。其它热点按不同主题也要有所关注。
{达到任务}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对策表述能力的提高。
第五步
{时间}20天左右
{工作目标}集中精力对浙江省考2006—2010真题进行模拟。并且找到薄弱点,对薄弱题型加强练习,有针对性提高。
{达到任务}逐一击破各个题型。对浙江省考申论题目有深入把握。
第六步
{时间}10天左右
{工作目标}广泛涉猎南风窗、新华网评论板块文章,拓展思路。阅读优秀范文。
{达到任务}积累热点,全面提升写作能力。
第七步
{时间}10天左右
{工作目标}选取国考真题、山东、江苏省考真题进行模拟,了解新题型和最新命题趋势。
{达到任务}对申论考试命题有总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
第八步
{时间}10天左右
{工作目标}浙江省考预测题的模拟。
{达到任务}了解热点材料和可能命题角度。
第九步
{时间}5天左右
{工作目标}静心梳理题目基本作答原则,注意平时易犯错误。回顾优秀范文的逻辑思路。
{达到任务}以冷静积极的心态迎接考试。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写作常用名言警句 作者:皮泞华
1.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2.表面上缺的是金钱,本质上缺的是观念,命运里缺的是选择,骨子里缺的是勇气,肚子里缺的是知识,事业上缺的是毅力,行动上缺的是改变!3.落后是观念落后,贫穷是脑袋贫穷。许多人,不是没有好机会,而是没有好观念。不是不接受新观念,而是不愿抛弃旧观念!4.信念改变思维,思维改变心态,心态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要改变命运,先确立信念!5.心态决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动决定生存的状态。要想活出尊严,展现不凡,只有改变观念,敢于和
第2篇 申论高分必背句子 作者:皮海荣
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
第3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一) 作者:皮妙兰
农民工维权 【背景链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公民权。在我国,公民权主要包括:经济性权益,有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就业机会均等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社会性权益,有自由择业权、劳动安全保护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职业技能培训权、劳动争议处理权、休息权、休假权等;政治性权益,有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问题之一:劳动权益屡遭侵害。第一表现就是就业受限制。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城市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地分割为正式市场和非正式市场。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非
第4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三) 作者:皮煜杰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 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
第5篇 201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阅读(二) 作者:皮红丞
当民意成为考核“刚性”指标 知情权不落实,信息就不对称,也就不能保证群众科学有序的参与和监督;监督权如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看得见的结果”,群众就失去了表达民意的动力。 民意成为干部考评的“刚性”指标,正从中央要求迅速落实为地方的实践。7月8日本报10版刊登的一组各地考核新亮点,让人们对这种“刚性”有了真切感受。 事实上,无论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选人用人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还是今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